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1931.9—2018.5)西安音乐学院声乐教授,中共党员,原声乐系主任陶玲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10日9时05分不幸去世,享年87岁。陶玲教授1931年9月生于上海,解放前在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学;1949年9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音乐系;1950年9月在北京燕京大学音乐系学习声乐专业。

  • 标签: 教授 西安音乐学院 声乐专业 1931年 圣约翰大学 1949年
  • 简介:<正>艾·萨姆斯曾经这样写道:“汉斯克是德国音乐评论家、美学家、音乐学家、文官。他是第一位伟大的职业音乐评论者、音乐美学的重要贡献者、音乐鉴赏学的先驱。他写的音乐评论和音乐家传记,传播有半个世纪。他的尖锐的批评,流畅的笔触,深博的评。介,至今仍具有相当的价值。”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音乐评论家 音乐鉴赏 音乐学家 评传
  • 简介:鹧鸪天·临港抒怀昔日孤村卧海边,屋低路滑荻翩翩。两三老叟聊家事.一叶渔舟升夕烟。风化雨,地惊天。忽如阆苑落人间。高楼坐拥千层绿,碧水聆听百鸟喧。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贾立夫三首》
  • 简介:汉斯克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有代表性和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唯新主义音乐美学家,对近代西方音乐美学来说是个建设者。当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罗恩格林》的成功和兴起的继而风靡全欧洲乐坛的瓦格纳的艺术理论,使他非常激愤。他竖起了所主张的:“音乐不是描写感情和事物的”异旗,针锋相对的与瓦格纳抗衡;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汉斯克被“未来音乐”的倡导者们严厉遣责的同时,他则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修改认为“表现感情才是音乐的本质”过了时的美学观点。汉斯克凭着《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说》这本小册子,成为康德(1724—1804)以后唯心主义美学家行列中的一员。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瓦格纳 音乐理论 十九世纪 作曲家
  • 简介:曾经,他是活跃在泰国、中国香港和波多黎各的名模;曾经,他是中国台湾偶像剧《天国的嫁衣》、《绿光森林》中的王子;随后,转向内地发展的他,主演了《十全九美》、《跳出去》等电影,

  • 标签: 王子 威廉 中国香港 波多黎各 偶像剧
  • 简介:台湾偶像剧永远是培育明星的摇篮,从F4到现在的明道、阮经天,它为我们棒出一个又一个的大众情人。从《天国的嫁衣》开始,威廉也搭上了偶像剧的蹿红快车,一夜之间,这个冷峻时深不可测,微笑时倾倒众生的男子便走到众人视线的前端。他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息,以及与生俱来的贵公子气质,俘虏了无数女孩的芳心。

  • 标签: 偶像剧 娱乐圈 男主角 王心凌 十全九美 就这样
  • 简介:待时光退去,当我也来寻你时,杨老师,见到你我会和你说起你走的那个下午,漫天的大风裹挟着我们,把你和我们吹散了。你倒是一幅漫漫征程后终得休憩的宁静神情;而你看到的分别时我的形象,一定像极了柯勒乔的画里面,那旋风之下惊慌无助的脸孔吧?嗨、嗨,不许耸耸眉毛然后微笑!

  • 标签: 杨立青 音乐艺术 音乐评论 艺术欣赏
  • 简介:<正>李彬:王老师您好!您是不是从小对书法比较感兴趣,还是受到某个人的影响,让您对书法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王平: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把字写得像样。我从小爱好挺多的,喜欢音乐,喜欢美术,当然也喜欢书法。我的伯父是写书法的,小时候父亲经常拿伯父的事情来教育我,说伯父八岁就给人家写牌匾,教育我从小就要刻苦学习,干什么都要用功、用心。

  • 标签: 王立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 李能 钢琴考级 我自己 作韶
  • 简介:曲艺界的老前辈们聚在一起,相互之间总爱时不常地开个玩笑,像马三这样的相声大师,常以他那可爱的幽默随时随地"逗你玩儿"。被称为"金嗓鼓王"的骆玉笙就曾向周围的人讲起马三的一些趣事。"我给您瞧着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天津市文化艺术咨询委员会召开全委员,骆老被邀请参加会议。当她到达会场时,离开会还有一段时间,此时门外已聚集了不少咨询委员,他们都是天津市文艺界

  • 标签: 逗玩儿 随时随地逗 马三立随时随地
  • 简介:大凡一提及宗教音乐,常常会使人联想到庄严、肃穆、神秘、刻板的音乐表情。这样固然会增加不少善男信女们所追求的那种境界,但不能否认这种有意识造成的现象,仅是宗教音乐中的多角形态的一面。比如起源于中国的道教,由于这种信仰从民间萌发,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思想、风俗、习惯等等有着密切的关连,就不可能只有上面所讲的那一种风格。自从特权依势可以上升为神明后,道教发展为多神教。权贵们推祟的、自封的、指派的……举不胜举,自从人们追求信仰的寄托,道教也把众多的神明划列在该圈子里;经商的崇拜关圣帝;捕鱼的供奉海

  • 标签: 宗教音乐 道曲 全真道 三界十方 音乐表情 重阳全真集
  • 简介:"乐"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以诗歌、音乐、舞蹈的审美形式展示宇宙之"和",负载着传统哲学的深刻意蕴,成为""的视听形式符号,是谓""的"具象化,肉身化"(宗白华)。而"乐"与""本身具有的这种深固关系,使古人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把握了"乐"的本质、"乐"的真谛,也就相当于认识了"",因此深刻而睿智地结论:"知乐则几于矣"。

  • 标签: “道” “乐” “和” “知乐则几于道”
  • 简介:"亲其师",才能"信其",教育是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和老师都积极主动配合才能产生共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师生之间必须是互相的信任,只有信你才能听,才能去执行。从陌生到信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准,同时还需要施展自己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你,喜欢你。

  • 标签: 信任 沟通
  • 简介:《周易》中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世将其阐释为:人天生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然而大地以厚土承载天下苍生万物,君子处世也应效法此理,以厚德待他人,无论对方资质如何均有教无类,以宽忍之心包容育人。在我看来,山先生致思学问、致力教育的点滴行动正是对君子"厚德载物"理想的最佳注解。

  • 标签: 载物 李立山 曲艺创作 地势坤 思学 以宽
  • 简介:对于音乐美学来说,汉斯克(EduardHanslick,1825--1904)是伟大的。但是,这也并不是没有争议。对他的作品尤其是《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下文简称《论音乐的美》)一书的争论和批判,也是“不盈倾筐”。一本写于百年前的音乐美学著作,至今仍然引起学界的讨论,这丝毫无损于它的“伟大”,却恰好证明了其巨大而深远的——音乐美学、音乐史学价值。

  • 标签: 汉斯立克 否定性美学 《论音乐的美》 音乐美学 批评 美学著作
  • 简介:传统音乐作品中的“调”问题是民族音乐形态学和旋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五度相生的调式体系出发,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的“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有三:首先以现有理论为依托,指出建立调式的首要问题是在旋律中如何使功能音成为调式骨架;其次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建立调式的基本手段进行梳理,认为既有直接强调功能音为标志的核心手段,又有以间接烘托功能音为标志的辅助手段;最后,归纳出浙江民间器乐曲中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调手法,并总结出一些与五声性旋律相关的创作经验。

  • 标签: 五度相生调式体系 功能音 色彩音 立调的基本手段 立调手法
  • 简介: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中道公教的安神仪式,展示器乐、经文念白、巫辞、法器击打、仪式专家跳跃顿足等音声如何在仪式中成为公娱神驱鬼的巫术手段,同时分析公教音声巫术对壮剧艺术的影响。

  • 标签: 道公教 安神仪式 音声巫术 壮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