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切克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切克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 标签: 雅纳切克 女神 缪斯 《死屋手记》 古典音乐 《耶奴发》
  • 简介:阿里·瓦先生是钢琴界人士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他曾经是一位"神童",15岁即已开始独奏家生涯,继而成为古典琴坛主要的钢琴家之一。作为独奏家,他曾在世界各地的重要音乐厅演出,历经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亚洲;曾与祖宾·梅塔、库特·马祖、卢卡斯·福斯、保罗·扎赫尔、大卫·金曼和谢米杨·毕契科夫等指挥大师合作。

  • 标签: 钢琴比赛 音乐工作 梅塔 金曼 卢卡斯 钢琴协奏曲
  • 简介:本文以贝利作曲的《去吧,幸运的玫瑰花》、《我多么忧愁,优雅的女神》、《炽热的心愿》三首小咏叹调为例,通过对作品音乐结构、音乐内涵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深入解析,使歌唱者对贝利的小咏叹调有更深、更广的认识,便于更好地把握三首作品风格,准确地诠释贝利的艺术歌曲。

  • 标签: 小咏叹调 音乐结构 音乐内涵 演唱技巧
  • 简介:心爱的姑娘巴哈古丽,放歌在巴鲁克山村夜色里。歌声里包含着深情的思恋,那歌声沉醉在我的心底。我坐在山岩上弹响那都塔,月光下洋溢着我的爱意。绿洲上的姑娘都像雪莲一样美,只有那巴哈古丽是我的唯一。

  • 标签: 音乐 音乐作品 歌曲 歌词 音乐创作
  • 简介:身为一位拥有非凡个性与原创力的作曲家,雅切克的天赋似乎已经等待了太久,它期待呈现于世人面前,甚至为人所欣赏。

  • 标签: 雅纳切克 音乐 捷克 作曲家 原创力
  • 简介:在第一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之旅中,我们感受到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绚丽音响与奇景幻想。作为柏辽兹的第一部交响曲,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标题音乐,《幻想交响曲》在表现内容、结构形式和创作技法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交响曲体裁形式。在此之后,柏辽兹的交响曲创作将会怎样走下去呢?他如何才能继续他的创新之路呢?在这一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之旅中,我们将探究柏辽兹的第二部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

  • 标签: 柏辽兹 哈罗尔德 交响音乐 创作技法 旅中 固定乐思
  • 简介:德国作曲家格鲁克(1714-1787)与意大利剧本作家卡尔扎比吉(1714-1795)合作创作了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西》(OrfeoedEuridice)。该剧1762年10月5日首演于维也纳霍夫堡宫廷剧院,在当时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期望从音乐美学视角,分析题材内容、音乐语言、音乐风格、

  • 标签: 格鲁克 奥菲 西方音乐史 美学视角 德国作曲家 尤里
  • 简介:咏叹调套曲是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歌剧咏叹调最重要的形式,它由不同速度的唱段组合而成,用以揭示人物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变化。《叶甫盖·奥涅金》作于1877-78年,其中著名的塔季扬娜"写信唱段"就是典型的咏叹调套曲形式。本文就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是内部结构的彼此独立;二是声乐、器乐主题的贯穿发展;三是速度的细致变换。

  • 标签: 咏叹调套曲 结构 主题 速度
  • 简介: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以一种音响的方式存在着。然而,当满足了纯音乐的需要时,一些作曲家会"编织"情节与情境来暗示某些音响之外的非音乐"材料",进而来加强其自身的意象性。在西班牙裔法国作曲家莫里斯·奥阿(MauriceOhana1913-1992)的音乐作品中,寓言情节在他的作品中扮演着一种"实质性"的角色,与其作品呈现出的音响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奥阿把从所传承的伊比利亚文化中的寓言情节作为他创作的原型意象,赋予作品神秘的风格,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这些神秘、深奥的原型意象一方面成为作品非音乐材料的主题,同时也成为奥阿创作灵感迸发的源泉。可以说,这些非音乐的"材料"对奥阿的创作个性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意象 原型意象 原逻辑 神秘性
  • 简介:马格斯·雷格是晚期浪漫乐派至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他的和声艺术极具特色,影响深远。比如在他的《五首艺术歌曲》(op.37)中,就出现了极具个性的变格终止、教会调式交替、多重调式交替以及线性思维等和声手法,既有承袭,又有衍变,较好地向世人展现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和声语汇和作曲家特定的音乐风格。

  • 标签: 马格斯·雷格尔 线性思维 变格终止 调式交替
  • 简介:《乐队协奏曲》首演后,库塞维茨基对巴托克愈发钦佩。第—场演出后,他告诉巴托克:"这是十年来最好的作品!"纽约演出成功后,他说:"这是二十年来最好的作品。"一个月后,它成为兰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当赞赏上溯到"二十世纪以来",巴托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轻轻地问:"包括肖斯塔科维奇么?"

  • 标签: 巴托克 维茨 肖斯塔科维奇 多拉蒂 匈牙利人 十年
  • 简介:"阿根廷是一个超乎常理的国家,你可以变换总统、部长、大使,但是你不能变换的是探戈舞曲。我们的确改变了探戈舞曲,而且还好至今我们还活着,这很最要!我突破了探戈,我的探戈才是今天的探戈。我的音乐的确是室内乐,但那是从探戈演示岀来的大众音乐。"——阿斯托·皮亚佐拉

  • 标签: 探戈舞曲 大众音乐 阿根廷 室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