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各位同志:我们的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已经举办到第五届了。我很高兴大家对于民族声道路的研究探索依然如火如荼,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和投入,我们的民族声乐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这些年来,民族声乐出作品、出演员、出剧目、出精品的状况大家有目共睹,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开研讨会的时候是带着一颗学习的心情来的,听音乐会的时候是带着欣赏的心情来的。

  • 标签: 民族声乐 事业 音乐会 心情 演员 剧目
  • 简介:有目共睹: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事业目前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时期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历史地看待已有成绩及其不足,如何将研究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如何开拓新的课题,如何更新研究方法,如何更有效地吸收和借鉴国外音乐学的新成果,以及如何使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现实音乐生活服务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者的今后道路,而且直接影响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前途,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刊自创刊号起开辟这一“笔谈”专栏,目的是为这些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交流的园地,期望各家各派的意见,能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从而求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民族民间音乐 研究事业 音乐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工作 吸收和借鉴
  • 简介:2010年的春天,高温少雨,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2010年的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再一次用最真挚的感情、最纯朴的爱心,共同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动人乐章。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个举国救援、同舟共济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体会到了团结的价值。

  • 标签: 2010年 繁荣 灾难
  • 简介:<正>杨荫浏先生离开我们了,这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学界的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杨先生一生从事民族音乐事业,其毕生研究的结果,集中在《中国音乐史稿》一书中,这本书和过去前人同类著作相比,有一个根本的特点,即一切从“音乐实践”出发,他无论引用史料或求出结论,都从民族音乐的实践出发,不尚空谈,这是他治学的根本,也是他一生音乐活动的特点所在。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昆曲 杨荫浏 教育事业 结论 中国音乐史
  • 简介:<正>周宗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然而他的谈吐举止、音容笑貌,对同志火一般的热情以及在民族音乐事业上的干劲和献身精神,却时常在我们脑海里浮现。周宗汉同志生前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讲师(追悼会时副教授职称已获批准)、党支部书记。他1935年生在北京市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酷爱音乐,195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以优

  • 标签: 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系 北京师范大学 党支部书记 共产党
  • 简介:<正>在秦腔的发展史上,恐怕没有人能否定易俗社的作用和贡献。这个成立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的戏曲艺术团体,由于发起人与主事者的文人身份、文人理想与文人艺术理念,使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秦腔班社,文人"载道"与"言志"的传统被很好地传承,即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地方戏秦腔这一载体,来承担唤醒民众、救正人心、启迪民智之大"道"。

  • 标签: 易俗社 戏曲创作 艺术理念 孙仁玉 主事者 范紫东
  • 简介:民族歌曲和民族唱法,长期以来曾是我国声乐舞台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其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歌声,曾给予我们父辈们无限美好的记忆。然而,自改革开放后,民族歌曲和民族唱法在演出市场渐渐受到冷落,而时尚的流行音乐和通俗唱法却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情追捧,成为当今演出市场的主流。以广东音乐人蔡晓恩改编的《忆荔枝》为范例,浅述民族歌曲和民族唱法如何融入时尚元素的新路。

  • 标签: 民族歌曲 民族唱法 流行音乐 通俗唱法 时尚元素 创新之路
  • 简介:当代社会,新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对曲艺创作和表演带来冲击、诱惑和影响,尤其是处于信息传播速度空前迅捷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各种艺术门类。曲艺作为一门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面临着新挑战。怎样借力新技术进步从而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曲艺创作 技术进步 表演 信息传播速度 信息爆炸 艺术门类
  • 简介: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在大运河边长大人们更是高兴万分。人们用微博、微信、博客、QQ空间等不同形式,发信息,写感受来表达各自内心的喜悦心情。

  • 标签: 大运河 诗行 民族 世界遗产大会 世界遗产名录 卡塔尔
  • 简介: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的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的特点:1.由小型合奏通向大型合奏;2.大量借鉴西洋技术和苏俄技术;3.写实主义的单向思维;4.外国音乐的音色、音响移植;5.传统小合奏形式的回归.文章指出,民乐创作缺少或忽略了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留给我们的许多宝贵的"传世之功";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以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 标签: 民乐创作 合奏形式 思维方式 “传世之功”
  • 简介: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它是木制的,呈半梨形状,前面是平的,背面呈半圆形,有4只弦轴,4根弦。琵琶全长约80厘米。从颈到面板排列着一些小木条,被称为“品”。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的手指套上拨子拨弦弹奏。

  • 标签: 琵琶 演奏 弦乐器 弹奏 背面 民族乐器
  • 简介:阮在民族乐器中属弹拨乐器.在汉武帝时就有,称秦琵琶。东晋(317—420)时有一个叫阮成的人精通这种乐器的演奏。到了唐朝武则天时称这种乐器为“阮成”、后来才称之为阮。阮有一个圆形音箱和一根直的柄,3弦或4弦.12品。

  • 标签: 民族乐器 弹拨乐器 家庭教育 音乐教育
  • 简介: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在进行课程基础教育的时候详细的讲解民族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强民族音乐的自身修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应用。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加以传播,从我国民族高校音乐专业中看来,要对民族音乐人才进行不断的培养,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不断的传承,在日常的教学重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讲授的过程中将民族音乐进行重点的教学,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使我国民族音乐得到相应的传承。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教师发挥作用,还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 标签: 专业教学改革 传承民族 民族高校
  • 简介:民族志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实践,是把握各种理论真谛的有效途径。实验民族志探索,是世纪之交人文学科修辞困境焦点的产物。笔者以自身数年数个版本的“仪式音声民族志”书写,参与了解释学民族志文本实验的探求:仪式音声民族志的“行为深描文本”,由口述文本、书写文本和现场文本建构;仪式音声民族志的“意义阐释文本”,由民族志行为阐释、音乐学音响阐释和符号学意义阐释建构。解释学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使笔者获得:一种互为文本的观察视角、一种互相阐释的角色理念、一种深度描写的解读方法和一个发现——在意义阐释文本中,当“音声符号”在仪式的具象层面呈现着象征符号与外在行为过程的结构意义、在信仰的意象层面揭示着象征符号与内在文化理念的认知意义时,“仪式音声”(音乐)作为一种贯通化合“行为符号”和“意义符号”的文化符号象征,不仅能完成对一个特色知识体系从表征系统至意义系统的全程阐释,并能在形而上的意义追寻中消融“音乐学”与“人类学”在形而下研究中的生涩组合。

  • 标签: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民族志书写 仪式音声民族志 解释学文本建构
  • 简介:我国的民族声乐源远流长,近三十多年中,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其全方位的多向发展,对其的界定也产生了若干不同的意见。如此种种,尚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讨。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讨论什么样的乐器、乐队是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最佳伴奏的问题,强调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最佳伴奏选择应是民族乐队。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和论证了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不能脱离民族乐队伴奏的问题。

  • 标签: 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作品 民族器乐伴奏
  • 简介:<正>各行各业都必须进行改革,国家的音乐设施自然也不能例外。改革,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比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人员多于生产人员;大锅饭和铁饭碗、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再比

  • 标签: 铁饭碗 表演艺术 流行音乐 改革 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
  • 简介:当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已经表现出种种弊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来看,声乐集体课的出现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倒退,因为无论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从师生认同感上都远不及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从宏观来看,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在高校扩招之后对声乐专业教学模式形成冲击背景下的缓冲剂,而这正是该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因,其特殊的诞生背景注定了这门课程必将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缩小、艺考热的降温而寿终正寝。

  • 标签: 高师 声乐 集体课
  • 简介:一、呼吸在歌唱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呼吸是歌唱的生命.中国传统唱法讲究气沉"丹田"呼吸在最自然、最安静,最深部位的时候,也就是演唱者最充满内在活力,感情最激发舒展,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也就找到了具有表现力的歌唱的物质动力.

  • 标签: 歌唱 民族声乐教学 演唱者 唱法 呼吸 表现力
  • 简介: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问题近几年已经投有多少人再提起它了。有的人认为它是业已过时的东西,而现在是八十年代,那些老掉牙的民歌调调已不能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情感。有的人认为中国人写的作品自然就是中国的,即使故意去摹仿欧洲风格,其结果也必然会带有中国的痕迹。而这种介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风格,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民族风格,因为民族风格不应该一成不变。有的人认为中国民族风格太简单,它只不过是五声音阶转来转去,而世界音乐发展的趋势是越发展越复杂,其所使用的音也越来越多,认为欧

  • 标签: 民族风格 音乐作品 欧洲风格 五声音阶 世界音乐 今日谈
  • 简介:<正>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在祖国的语言、习惯、审美观、地理环境和人民的长期创造(包括对外来的吸收)积累中形成的。民族唱法是有“法”的。不是张口就唱没有任何功夫的自然本嗓所能代表的。民族唱法在色彩上和西欧传统唱法有别,因此用西欧唱法不能予以代替。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民族众多,歌唱艺术

  • 标签: 民族唱法 歌唱艺术 传统唱法 语言 地理环境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