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源流的问题就是西秦戏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此前,一般认为西秦戏源于西北的秦腔。譬如,萧遥天先生在《民间戏剧丛考》一书中提出"西秦戏,本来是秦腔"②的观点,但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秦戏

  • 标签: 西秦戏 秦腔 五六十年代 伴奏乐器 板胡 奚琴
  • 简介:经过汶川县委县政府的公开招标和汶川县财政局严格的招标审批,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通过激烈的竞争中标"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媒体项目",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厅装饰墙上做新媒体互动投影。经过师生们近半年来与映秀镇政府的沟通协调和仪器安装调试,于2012年10月20日正式与汶川县映秀镇政府交接,该项目投入交互使用。

  • 标签: 青少年活动中心 汶川县 新媒体 音乐系 交互 电子
  • 简介:9月27日晚19:45,由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与广大观众、评弹艺术爱好者见面。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台北市书院山长、著名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先生担任主持。

  • 标签: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评弹艺术 文化评论 鉴赏 传人 艺术研究所
  • 简介:2012年4月21日,应台湾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我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安冰冰教授、石兵副主任、孛姝博士作为嘉宾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音乐节,李天池博士担任了此次音乐节室内乐合奏大赛的国际评委。

  • 标签: 国际音乐节 教育研究中心 台湾地区 成员 副主任 组委会
  • 简介:钢琴演奏技术既属于音乐表演范畴,也属于运动科学范畴。对于钢琴演奏技术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可以全面地掌握各种演奏技术的形态类型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技术是诠释音乐作品的基础,钢琴家对于音乐作品的演奏并非是单纯的模仿或复制,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 标签: 钢琴 演奏 技术 形态
  • 简介:文中从心理学角度将歌者这种紧张心理作了简单的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以此收到显著效果。

  • 标签: 声乐 舞台表演 心理技术
  • 简介:在总结我国小提琴教学和演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现在学习和演奏中国小提琴乐曲时,缺少相应的针对性技术支撑,即系统的练习曲。从而对中国小提琴作品和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技术手段方面予以研究,在剖析了西方传统教材后,精选出相对应的实用基本技术,而后与提炼自中国民歌和音调的素材相结合,编写出适合中国小提琴乐曲演奏技术特性的小提琴练习曲。把小提琴演奏这种源自于西方的艺术,与我们中国的音乐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小提琴演奏能更加贴切和自如地演绎中国音乐。

  • 标签: 小提琴 练习曲 技术 民歌
  • 简介:现代笙曲《唤凤》的呈世,向演奏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笙音乐表现力与承载空间。作品的创新格局及演奏技法为笙的独奏艺术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地。笔者结合演奏及探析感悟,提出拙见。

  • 标签: 37簧笙 《唤凤》 新格局 演奏技术 音乐表现
  • 简介:"调性"概念外延的拓展在古典与浪漫派时期,"功能性"和声及"大小调体系"的理论逐渐完备。"功能性"和声思维成为大多数作曲家构建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稳定或非稳定,以及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所遵循的主要法则。作品中"主音"、"主和弦"、"主要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与归宿。20世纪以后的"非调性"音乐则以抛弃大小调调性和传统"功能性"和声原则为特征。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加以审视,旨在探索出符合20世纪“非调性”音乐思维的、但同样具有类似传统调性结构作用的、新的“滑性”观念。

  • 标签: 《钢琴五重奏》 音高组织 施尼特凯 音乐作品 技术 和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