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其音乐风格丰富多彩,对后世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685年同时诞生了三位作曲家:多梅尼科·卡拉蒂、巴赫和亨德尔,虽然诞生于同一年,但是其音乐风格却各有千秋。众所周知,巴赫的音乐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

  • 标签: 钢琴奏鸣曲 斯卡拉蒂 创作特征 音乐风格 巴洛克时期 承前启后
  • 简介: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教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就烈(JuliaBrown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 标签: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
  • 简介:2014年9月18日至10月10日,享有音乐学术研究世界声誉的英国著名音乐学家、剑桥大学尼古拉·库克(NicholasCook)教授受邀来我院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系列讲座,共六讲。库克教授现为剑桥大学音乐学术的领军人物,2009年获得“1684音乐教授”头衔(1684ProfessorofMusic,这是剑桥大学在1684年最早设立的音乐教授头衔),曾获此殊荣的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戈尔(Alexan.derGoehr)于上世纪80年代访华,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过短期作曲班,深深影响了一代华人作曲家。

  • 标签: 英国剑桥大学 尼古拉 教授 库克 讲座 音乐学术研究
  • 简介:克里亚宾晚期的创作是由和声因素构成的,由“神秘和弦”变化而来。“神秘和弦”不仅是克里亚宾开创的和声表现手法,也是欧洲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音乐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这一和声现象进行阐释,从而使这一理论不断的成熟、完善,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克里亚宾的和声技法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参考。

  • 标签: 斯克里亚宾 神秘和弦 三全音 泛音列 有限移位调式
  • 简介:鲍利·贝尔曼,耶鲁大学音乐系教授,国际知名的俄罗斯钢琴学派出身的演奏家兼德高望重的钢琴教育家。在《钢琴大师教学笔记》一书中,贝尔曼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诠释方面的问题,还在音乐表演和音乐教学的心理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本刊将陆续节选该书部分内容供读者阅读。

  • 标签: 钢琴教育家 教学笔记 贝尔曼 乐句 钢琴演奏技巧 耶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