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音乐节奏的特点是节奏组成原则及其倾向的多样性和矛盾性,这些特别不论是对18世纪的音乐还是对19世纪的音乐来说都是神秘不解似的。俄国和音乐具有欧洲音乐文化的某些共同特点,尤其具有20世纪艺术的那种“发明”精神,同时音乐又有自己牢固的古典民族精神,是在社会主义思想氛围下发展的,从而又具有显明的独特性,这表现在创作原则中,作品的主题思想中,也表现在音乐语言手段的综合使用中,表现在某些音乐表现因素中,其中也表现在节奏特点及其组成原则中。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多节拍 肖斯塔科维奇 斯特拉文斯基 科萨科夫 思想氛围
  • 简介:随着苏联政策的开放,一些“流亡”欧美的裔艺术家陆续回国演出。去年底,著名钢琴家兼指挥家阿什肯纳齐和芭蕾巨星雷里耶夫先后踏上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舞台,著名大提琴家兼指挥家罗斯特洛波维奇也定于今年2月间到苏联举行演出。

  • 标签: 著名钢琴家 大提琴家 维奇 里耶 阿什肯纳齐 斯特洛
  • 简介:石林二十周年祭廖辅叔石林,俄罗斯优秀的男低音歌唱家、卓越的声乐教育家、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满二十周年了。中国老一辈的音乐家,大都对他抱有异乎寻常的感情。回顾中国新式音乐教育起步的时候,外籍音乐教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是西方各...

  • 标签: 石林 基洛夫 歌剧院 音乐家 日本帝国主义 苏维埃政府
  • 简介:俄罗斯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大陆,在文艺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绩。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归属于欧洲,虽然跟中国的距离很近,但是由于生活的人种不同,语言差距也很大,所以他们的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在16~18世纪,俄罗斯还是受沙皇的统治,那个时期被称为沙皇俄国。到了19世纪,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苏联。

  • 标签: 音乐家 音乐史 西方文化 沙皇俄国 俄罗斯 18世纪
  • 简介: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音乐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基础坚实、历史悠久。俄罗斯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加强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对于总结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思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规划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开创中俄音乐交流的新局面,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音乐交流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俄 中国近现代 俄罗斯音乐 述评
  • 简介:11月5日晚,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颁奖晚会在苏州昊江人民剧院隆重举行。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慧芬,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叶飚荣,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盛小云,中国曲协副主席、上海市曲协主席王汝刚等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

  • 标签: 颁奖晚会 江苏省 曲艺 党组书记 副主席 中国
  • 简介:在南美洲巴西中部,有一个与外界相当隔离的族群,他们正是本文进行音乐民族志研究的对象。尽管每个人的研究对象不一样,但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过程对于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有所启示。本论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音乐对雅人如此重要?意欲从音乐结构、演奏实践和深层意义三方面分析雅人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制造音乐。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民族志 歌唱 讲演 中心问题 音乐结构
  • 简介:根据人类学词典的记述,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通过实地调查对一个当代文化的系统描述”。Ethnography这个词来自希腊文,ethno一是人、种族的意思,而一graphy是书写。因此,“民族志”就是写人,即描述人的活动。关于民族志,马凌诺斯基说:“首先,学者当然必须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民族志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这主要是说,脱离其他白人而在原住民当中生活。最后,他必须运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收集、利用和保存他的证据。”

  • 标签: 音乐民族志 歌唱 写作 当代文化 人的活动 人类学
  • 简介: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晋城为邻。秦时属野王县,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曾设太行县,之后长期属河内县,为县辖清华镇。民国十六年(1927),划沁阳丹河之东、沁河以北十五图设博爱县,以清华镇为治所。新中国成立后曾属新乡地区,现归焦作市所辖。玉皇庙坐落在距博爱县城清化镇西北2公里的寨村。寨村也叫家寨村,现全村村民1400人,以陈姓

  • 标签: 玉皇庙 寨村 五十文 祈雨 怀梆 苏家寨
  • 简介:在中央音乐学院’92迎新团拜会上,于润洋院长介绍了去年12月应邀赴莫斯科参加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建院125周年纪念活动的见闻,其中谈到,“苏联解体后,许多知名音乐专家、教授已经或打算到国外工作,他们中的一些人渴望来中国讲学”。这条信息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议论。

  • 标签: 纪念活动 音乐教育 中央音乐学院 于润洋 科夫 名誉院长
  • 简介:读闫学写的这本书,常常被霍姆林斯基的童心、真心、爱心以及深入浅出的教育哲理所深深触动.读书的过程中经常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在感动之余,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我有两点体会:1、兴趣的重要性;2、让学生动起来.

  • 标签: 兴趣出发 动起来读 学老师
  • 简介:越南北部倮保人与中国滇南彝族尼人是一个择地而居,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均有分布的跨界族群,隶属“彝”群体。本文研究中越部分,暂不涉及其它国家。越南北部傈保人与中国滇南彝族尼人之间在族群上是否有渊源关系,是中国彝族音乐乃至彝族研究与越南之间能否搭建起桥梁最关键的一环。从研究范畴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境内彝族音乐,对境外保保人的音乐鲜有关注。本文从跨境的角度,把中国彝族音乐的研究拓展到了彝族迁徙的最南端,由此来纵观彝族的整个分布与迁徙,为彝族的音乐研究乃至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研究拓展新的领域。

  • 标签: 族源关系 倮倮人 尼苏人 中越
  • 简介:2002年11月23日,《小演奏家》杂志社邀请河南小提琴教师达老师率他的业余学习小提琴的学生进京,加盟《“小演奏家”假日系列音乐会》,举办了《大河神韵——达师生北京小提琴音乐会》,音乐会后主办方和演出方共同邀请了参加音乐会的部分专家在北京崇豫宾馆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小演奏家”杂志社执行副主编凌紫女士主持。会议气氛热烈,因所谈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过对一场音乐会本身的关注,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如下。

  • 标签: 大河琴韵-苏达师生北京小提琴音乐会 专家座谈会 少儿 小提琴教学 演出剧目 演出形式
  • 简介:很多人都表示当代音乐"很难听"或者说"很难听懂",作为一个作曲家,凡凌几年前就对自己说,这种难懂难听的音乐绝不能再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她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创作出"既具时代感,又好听;既独特,又要让听众感到‘惊艳’"的作品。

  • 标签: 当代音乐 作曲家 作品 华人 采访 时代感
  • 简介:流散现象、流散地、流散研究、流散写作,这些概念在音乐领域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代表着艺术理论研究者对后殖民主义思潮作出的回应——针对亚裔/华裔社群的音乐活动进行的研究也是如此。在《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一书中,郑选择身份、年龄和经历上都彼此不同又各具特色的个体为对象,在音乐和历史的双重语境中对他们的流散境遇进行了分析,进而向读者立体地呈现出音乐对这些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和认同上的影响。文章一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结合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理论中独具特色的方面,对郑所做的流散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实践谈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后殖民主义 流散写作 流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