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邓尔教授(1918~1996)是我国老一辈的资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从1937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作曲,1943年任重庆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到1946年随已更名为国立上海音专的该校复员至上海与老音专合并后继续任教,再到1949年老音专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后历任该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作曲系与指挥系合并为作曲指挥系后又继续任系主任,1984年卸下系主任职再改任院工会主席兼院学术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不仅大半生都和上音及其前身血肉相连,持续校龄和工龄分别长达60年和54年,而且退休前始终都是在作曲系和专业作曲的教学岗位上度过的,在上音作曲系历史上当推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委员会 编辑 文论 作品 国立音乐学院
  • 简介:《海岳圆》传奇,国家图书馆藏钞本。卷首有作者题辞,署“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秋七月,吴陵宫轩书于云南中甸之安南古厂”①。研究者据作者题辞把《海岳圆》著录在宫轩名下,但宫轩居里、字号、生平事迹均不详。如《中国曲学大辞典》云宫轩“字里、生平不详”②,《明清传奇综录》云宫轩“吴陵(?)人,生平未详”③。笔者在清光绪五年(1879)刻《泰州宫氏族谱》中发现宫轩的生平资料,经考证,认为《泰州宫氏族谱》中的宫轩即《海岳圆》传奇的作者。

  • 标签: 家世生平 作者 《中国曲学大辞典》 明清传奇 图书馆藏 生平事迹
  • 简介:歌声滋润着美丽的草原,你可曾听见花开的声音?风马旗上飘荡着牧人的梦,我看见勒勒车深深的辙印。

  • 标签: 奶酒 风马旗 勒勒车
  • 简介:<正>为人声与箫、二胡、筝而写的《送别》(JV88),是著名作曲家罗忠镕2005年秋天完成的新作。罗先生音乐创作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便是艺术歌曲体裁贯穿其整体创作之中,既是他的作曲技术“实验田”,也是其创作风格特征的缩影.罗先生逾八十高龄仍笔耕不止,可谓壮心未已;而继续人声为载体的音乐形式,则再次证明了他对于这类体裁的钟爱。这一现象,很值得中国现代音乐的研究者关注。罗忠镕的歌曲题材,全部取自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且以前者居多,反映出作曲家高度注重其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送别》也不例外,它的三首歌词均选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 标签: 罗忠镕 音乐创作 艺术歌曲 中国现代音乐 创作风格 作曲技术
  • 简介:熟悉歌曲《全力赴》的小琴童一定知道,这是动画片《小虎还乡》的片尾曲。动画片讲述了一只小白虎逃脱偷猎魔爪寻找回家之路的故事。

  • 标签: 《全力以赴》 动画片 熟悉 片尾
  • 简介:2012年初,陕西师范大学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师生连续在西安人民剧院和北京国家大剧院联袂上演了世界经典歌剧《唐璜》,以此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部由陕西师范大学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公演的歌剧《唐璜》以其精彩诙谐、典雅质朴、浓郁的古典乐风取得了成功。这也是陕西师范大学继2007年在西安人民剧院公演歌剧《卡门》,2009年在西安人民剧院公演歌剧《阿依达》后第三次联袂饰演世界经典歌剧,开创了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院以来培养人才模式的全新局面。尽管在此过程中还有些地方、有些问题有待完善,但它带来的积极因素是不可否认的。对直接参与的老师、学生在专业成长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有目共睹的。

  • 标签: 陕西师范大学 国家大剧院 中日邦交正常化 经典歌剧 《唐璜》 日本东京
  • 简介:  [教学内容]  "春"为题的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春"为创作题材的不同形式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  ……

  • 标签: 为题创作 春为题
  • 简介:“歌呗送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此乃佛经所云。而专对一部音乐作品《神州和乐》而言,其含义大致是借佛教所说“如来梵声”之精神魅力,来达到中华文化音声为法门,向世界展开其文明特征的一次尝试。

  • 标签: 大型梵呗交响合唱 《神州和乐》 中国 作品赏析
  • 简介:在近几年的音乐课改中,我们对欣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的教学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设计理念到课堂的具体操作及教学效果来看,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 标签: 例谈谈 促赏 唱促
  • 简介:时隔一年零九个月,再一次与歌手金贤重邂逅,他已经逐渐褪去了花美男的感觉,更加散发着成熟男人的独特魅力。对于工作的执着,让大家看到了—个更好的他。

  • 标签: 独特魅力 成熟男人 金贤重 歌手
  • 简介: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原指文学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由于具有描述如画,启发想象等特点,意境又超越了文学领域而向其它艺术样式拓展.民族音乐中的意境虚涵实、实中见虚,是心物、主客、内涵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中,惟有创作背景诠释意境、诗化的语言感悟意境、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意境,才能使学生领悟到民族音乐的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

  • 标签: 意境 民族音乐 教学
  • 简介:明末,冯梦龙将史上一些巧用智谋的故事辑为《智囊》,这其中有一则“选押伴使”(选自岳珂《程史》,原名“徐铉入聘”),说:“三徐”名著江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铉尤最。会江左使铉来修贡,例差官押伴。朝臣皆以词令不及为惮,宰相亦艰其选,请于艺祖。艺祖曰:“姑退,朕自择之。”有顷,左硝传宣殿前司,具殿侍中不识字者十人名入。宸笔点其一,曰:“此人可!”在廷皆藏,中书不敢复诸,趣使行。殿侍者奠知所以,弗获已,竟往渡江,始铉词锋如云,旁观骇愕,其人不能答,徒唯唯,铉不测,强聒而与之言。居数日,既无酬复,铉亦倦且默矣。

  • 标签: 智囊 相声 冯梦龙 故事
  • 简介:<正>应尚能先生是我国知名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作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密执根大学,是最早去国外研究声乐艺术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三十年代初,应先生回国不久即

  • 标签: 以字行腔 声乐艺术 声乐教育 三十年代 国外研究 遗稿
  • 简介:<正>评剧之典型唱腔保评剧之新创行当解放前评剧音乐女腔为主,男腔比较单调,也没有明显的行当差异.中国评剧院成立以后,对男声唱腔进行了改革,并演出了一批男演员为主的剧目.男腔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建立起老生、花脸、小生完整的声腔体系,除了需要演员自身的功力及剧目的保障之外,唱腔改革的具体做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仅以魏荣元创立的评剧花脸行当,就可以说明问题.按照原来男女同宫、同音区的唱法,男腔的音区

  • 标签: 唱腔 具体做法 行当 旋律 戏曲音乐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