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2004年12月11日至13日,应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赴京参加洪昇逝世300周年纪念活动,连续三晚在保利剧院上演了上、中、下三部全本《长生殿》。2004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第三年,全本《长生殿》的登场演出,为近年昆曲演出的热

  • 标签: 《长生殿》 苏州昆剧院 中国剧协 文化部艺术司 专家座谈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乾隆中叶,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秦腔艺人进入北京,开创了戏曲表演的新风尚,创造了一系列舞台表演的新技巧,对弋阳腔(京腔)发起剧烈冲击,并一度压倒了已雅化的弋阳腔(京腔)。虽然此次京、秦之争历时较短,但它开创了花雅之争的新局面,结束了戏曲发展固步自封的局面,花部戏与雅部戏在竞争的同时,又彼此吸收长处,导致“京、秦不分”及伶人花雅兼精等可喜现象的出现。可以说,近代京剧的诞生,便导源于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因而此次京、秦之争,是花雅之争过程中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上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魏长生 清朝 乾隆中叶 秦腔 京腔 表演艺术
  • 简介:欧阳予倩在《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序言中说:“陕西梆子分为西路和东路,乾隆年间,四川花旦魏长生带到北京的西秦腔,可能是陕西的西路梆子,是起于甘肃的腔调。以四川伶工唱西梆子由来已久,现在川戏里唱的所谓川梆子,实际就是用四川话唱陕西调。”这个分析和结论是合乎事实的。杨绍萱在《魏长生之事迹》中,说他考证魏长生革新后的腔调“其发声行腔酷似四川(今天)

  • 标签: 魏长生 伶工 杨五儿 欧阳予倩 滚楼 燕兰小谱
  • 简介:著名的山西省洪赵县道觉乡(现为洪洞县广胜寺镇)明应王殿元代杂剧壁画,在我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距今已有670多年的彩色壁画,犹如剧照般形象清晰地描绘出元杂剧的表演规制,戏班、阵容、领衔主演、角色行当、剧目、服装、化装脸谱、砌末道具、乐队编制、伴奏方位及戏曲舞台形制、结构等。其上方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横额,历来也是令戏曲史学界所注

  • 标签: 元杂剧 明应王殿 散乐 壁画 太行山地区 戏曲史学
  • 简介:扯开嗓子一声喊"扯开嗓子一声喊哟,喊我久别的爹和娘,我又回到了你们的身边;站在高处一声喊呃,儿行千里也总是把你揣在心里边……"。2004年5月13日晚,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非职业组决赛现场,武警政治部代表队男歌手敖长生饱含深情的演唱,让评委和广大观众为之动容。最终,他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银奖第一名。

  • 标签: 民族唱法 大奖赛 歌手 青年 嗓子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