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来兄如面:看了你新出版的画集十分高兴,近来老同学们不断有个人画集问世,看来已到了该认真总结交流的时候了。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都是文革前国画分科教学后花鸟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毕业不久我们都经过了段相当长的文化断层时期,然后又使劲地弥补与续接,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文化断层 分科教学 专业培养 新出版 中国画
  • 简介:陈竹创作的关注点从来部不在具体的事物.她热爱诗歌,是语言的极致;她醉心哲学.那会让生命完整;她在作品中注入最细腻的情感,自然真实,既不悲伤也不痛苦。她的创作以纯粹感性的姿态存在着,仅此而已。正如她语:“也许,存在只是虚无,肉体会消亡,时间会散失,历史和文化也可能只是某种呓语,唯可把握和共通的,只有我们存在时的感觉。”

  • 标签: 感受 存在
  • 简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记载,建康近郊的宋文帝长宁陵神道石刻,是其子孝武帝“于襄阳之”。本文以此文献展开讨论,通过对建康、襄阳、洛阳等地陵墓石刻种类和造型的比较,指出在东汉至魏晋时期,襄阳及南阳地区的陵墓石刻应与洛阳有内在联系;西晋末期永嘉南迁之后,寄居襄阳的北方大族在丧葬制度方面可能保留了洛阳传统。至5世纪中期,宋孝武帝扩建长宁陵时吸纳了源于魏晋洛阳的碑、柱、兽三种石刻,并将其纳入制度范畴,提升为帝王陵墓的标配组合,成为孝武朝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南朝陵墓石刻 长宁陵 宋孝武帝 传播路线
  • 简介:位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画家孙兆路,不但看到他的画册,还到他正在那里做高级访问学者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俄罗斯著名艺术家油画训练班上,看他在俄罗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课堂作业。面对那些画得完整精美而且幅面巨大的油画作品,呼吸着当年十分熟悉、喜欢的油彩的味道,时间有种心醉的感觉。孙兆路画的人体相当精彩,不但造型功底扎实,色彩感觉也很好,也看得出来他认真和投入的态度。

  • 标签:
  • 简介:冠华先生:值先生八十寿辰之际,谨向您表示敬意和祝贺。中国人尊敬长者,尤其尊敬在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长者。您在花鸟画创作上勤奋耕耘了近60年,成绩斐然。很值得大家尊敬。正因为如此,我在读了您的许多大作之后,有些感想,写在下面向您求教,也表示祝贺之意。我在些文章中说过,这也是许多人的看

  • 标签: 作者修养 花鸟画 中国画 突出成就 国画创作 尊敬
  • 简介:《艺术的理论与哲学》是夏皮罗撰写的部论辩色彩很强的著作。此书中每篇文章几乎都存在着潜在的论敌。本文作者梳理了《艺术的理论与哲学》中夏皮罗的理论主张.总结、分析了夏皮罗的艺术史观点,并分析了夏皮罗在艺术史学术圈内没有获得应有地位的原因,以更加客观的角度评价夏皮罗的艺术史理论。

  • 标签: 夏皮罗 艺术的理论与哲学 现代 艺术立场
  • 简介:大全吾兄如晤:汶川的地震是否对你那边有影响?听重庆朋友说,问题不大。时刻挂念老兄,从网上得知大足的石刻点事也没有,而很多地方的房子因为此次地震成了危房。足见古人的建筑工艺了。你此前说写字上遇到了痛苦,写不好,而且百感焦急。又说换了岗位,接待应酬的事情很多,开始担心身体吃不消……感谢你直这么信任我。昨天接到你的电话后,很亲切,知道你那边切无恙,我很高兴。

  • 标签: 地震 那边 百感 如晤 危房
  • 简介: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宋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火正后人、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米襄阳"、"米颠"等.湖北襄阳(今襄樊)人,后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其家藏古法帖甚富,而以晋代为最,故斋名取为"宝晋斋".……

  • 标签: 先生尺牍 尺牍赏析 窦先生
  • 简介:2013罗中立奖学金的作品征集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9月顺利完成。有来自全国30所大学和艺术院校的225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与。经过9位初评老师的认真评审,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九江学院等7所艺术院校的29位同学最终入围。入围作品涉及油画、中国画、雕塑、版画、影像和综合材料等多个画种和门类。11月,80多件多件入围作品汇集到重庆美术馆参加获奖评审。

  • 标签: 罗中立 艺术院校 作品征集 中央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 简介:1999年,杨振宁先生参观南京博物院吴为山雕塑馆后便表示要请他的老友熊秉明来南京,他认为熊秉明与吴为山之间的“暗合”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认同。2001年经杨振宁先生推介,南京大学聘请熊秉明先生出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1年底经吴为山推介,南京大学邀请熊秉明为百年校庆作标志性纪念雕塑《孺子牛》。现选登此间熊秉明部分书信,以飨读者。

  • 标签: 熊秉明 吴为山 杨振宁 书信 吴冠中 南京博物院
  • 简介:冬末不寒,立春后更暖。乃前夜大风,至今三日,冷气复来,岁月在即,酒杯俱栋,殊为难耐也,即惟侍奉增欢,官民同乐为颂。各处信件俱已交清,复书听其先后寄去矣。寓中切如昨。

  • 标签: 何绍基 手札 李星
  • 简介:《艺术的理论与哲学》是夏皮罗撰写的部论辩色彩很强的著作。此书中每篇文章几乎都存在着潜在的论敌。本文作者梳理了《艺术的理论与哲学》中夏皮罗的理论主张,总结、分析了夏皮罗的艺术史观点,并分析了夏皮罗在艺术史学术圈内没有获得应有地位的原因,以更加客观的角度评价夏皮罗的艺术史理论。

  • 标签: 夏皮罗 艺术的理论与哲学 现代艺术立场
  • 简介:从历史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对李邕行书写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作了较为客观而生动的分析与描述。并对李邕传世的各类作品进行艺术上和审美上评述的同时,揭示书法艺术的内在本质与特性。

  • 标签: 李邕 行书 碑文 浪漫主义
  • 简介:黄宾虹(一八六五-一九五五)名质,字朴存.字朴岑,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安徽歙县人。黄宾虹为近现代书画大家,其作品以浑厚华滋为尚,主张画法本于书法、源于篆籀。他的书法,篆书古秀,行草拙朴,都以自然见长。

  • 标签: 黄宾虹 藏品 书札 近现代 书法 书画
  • 简介:由上海中国画院和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丹青优——陈佩秋书画艺术展”于7月18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据介绍,今年恰逢陈佩秋先生92岁华诞,因此展览展出了她的92幅工笔画作品及书法作品,涵盖其大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

  • 标签: 艺术展 书画 丹青 书法作品 创作历程 工笔画
  • 简介:在十八世纪后期的金石学术圈中,翁方纲(1733-1818)与黄易(1744-1802)虽地位迥焉不同,却是难得的挚友。黄易访碑所得,往往第个就会向翁方纲报告,并寄赠副本,同时索取题跋。翁方纲除了从黄易这里获得北直、山东等地的碑版之外,也常常向黄易借观他所收藏的其他拓片,以深入相关的研究。

  • 标签: 翁方纲 黄易 考释 故宫 十八世纪 学术圈
  • 简介:张志庆的书法作品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中获得优秀作品奖第名,这是他综合实力、激情才华的集中体现。古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张志庆曾经面壁翰墨多年,终因书法见精神。张志庆这次的获奖作品,并不是非常抢眼,而是非常耐品,非常蕴藉,优雅潇洒,文气郁勃,意度盘礴,率焉不群。古典雅致的手札意味,微婉芬馥的笔墨情趣,爽利疾驰的书写韵律,清润之文,丽而成章,盈美体,指归可得。它是我们的种等待,是国展作品中的亮点。那种元气浑成的饱满,那种闲庭信步的自信,那种气壮波澜的体势,都使它获得了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肯定。它体现了古典精神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突出了经典法帖中的法度与变化,显示了当代人古典情结下的变通。

  • 标签: 书法作品 书法篆刻 精神内蕴 辨才 现代精神 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