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我生活的经历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当我回首往事时,才发现,原来命运在指引我前进的同时,又不断出现某种连我自己都不能理解的事物,它们要么是给我提出问题,要么是一些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看似偶然的因素。大学毕业以来,先后从事美术教师、美术编辑和现在的大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出色的画家,如包世学、莎纳巴特尔、妥木斯、巴雅尔、奥迪、云希望、侯德等的指导和鼓励。

  • 标签: 云希望 包世学 维亚尔 美术教师 夏加尔 妥木斯
  • 简介:速写是记录和传达视觉感受和心理表象的一种绘画手段,也是一种自由发挥、方式多样的绘画形式。对自然界中的景物进行创造性的写生描绘,在描绘过程中每位作者对物象的不同处理手法及不同的绘画特点,将会呈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面貌。通常情况下,作者在选择好适于自己表现的一组或单一个体景物时,必须对将要描绘的物象有一个想象中的删减或添加的过程,这是写生过程中的立意构图阶段。

  • 标签: 风景速写 绘画形式 对景写生 处理手法 绘画者 超现实
  • 简介:光良何许人也?光良本名黄光良,乃广西艺术学院一名青年教师,专攻油画,尤其擅长油画风景。其名与著名歌手王光良一样,加上广西人发音多"黄""王"不分,"黄光良"听起来就像是"王光良",无形之中那个唱《第一次》的王光良倒成了黄光良的名片。也许部分地是因了这个的缘故,光良的名头在广西艺术学院、在广西美术圈是响亮的。但如果说光良的名声仅仅是因为歌手王光良的缘故,那恐怕是很不确切的。

  • 标签: 光良 油画风景 广西艺术学院 青年教师 广西地区 无形之中
  • 简介:在当代湖南,乡土风景油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湖南地域地貌特征和地域文化情怀无疑给风景油画的前行和兴盛潜在地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地域文化对湖南乡土风景油画本土化的影响和本土化的形成因素做出分析,以期对湖南风景油画的创新带来启示。

  • 标签: 湖南 乡土风景油画 湖湘文化
  • 简介:胡崇炜是我一直非常关注的书法家,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我们曾经都是军人,在同一面军旗下工作,转业后又同到文联系统工作,有着共同的职业特性;二是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一直在全国、全军的各种展览上获奖,是解放军及至全国最早的获奖专业户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当大部分与他当年一起的获奖专业户们随着名声日隆而创作水平日益低下的时候,他的创作却一直在进步,尤其是近些年的创作,我觉得已经进入了一种自我设定的审美之维,他正努力向着这种审美理想进发。这是我一直关注的核心之所在。古人评人,有一句名言,叫“听其言,观其行”。

  • 标签: 胡崇炜 创作水平 职业特性 结体 字势 王蘧常
  • 简介:风景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投射于人们视网膜上的风景图像,却会因人的情感与心理而呈现并不相同的风景。且不说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离愁别绪而在眼中呈现"溅泪的花""惊心的鸟",就是苏东坡伫立赤壁矶头而看到的长江,也并非仅仅是"大江东去",而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看到的长江已承载了时代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显然,移情是改变人们观看风景兴奋点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风景画家描绘的风景也鲜能客观呈现。

  • 标签: 风景画家 矶头 感时 射于 溪山行旅图 客观存在
  • 简介:油画自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有油画家在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董希文、赵无极、朱德群等。他们在构图、用笔、色彩和意境方面均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画面形式美和语言美。中国艺术中的山水画高度凝聚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代表着文人对自然山水幻化为精神家园的最高理想。中国油画风景“民族化”的探索应当全面参照中国文化和哲学,认真吸取中国画艺术的形式美感和精神追求,为油画民族化开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景油画之路。

  • 标签: 油画风景 “民族化” 中国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风景油画 形式美感
  • 简介:精美的中国风景油画之所以能传情达意、借景抒情,这说明优秀的中国风景艺术家在绘画观念及形式表现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画理念。本文意图通过分析部分优秀的风景油画作品,来说明优秀的风景艺术家除了具备丰厚的才情与修养外,更擅长于依托自身心境的引导,在构图与色彩的主观重构中,达到获取再现内心情境的作画目的。构图与色彩的主观重构,不仅能够满足艺术家内心情境的图景化需求,同时更是一种高度共性的审美认知和表达方式,它为擢升作品审美格调、提升作品意境奠定了必要的意识转换基础。

  • 标签: 风景油画 构图 色彩 重构 心境 意境
  • 简介:多年后会出现一个时代,那时海洋将解开物体的锁链,大片陆地随之出现。那时提费斯将揭示新世界,而图勒不再是地球的极限。

  • 标签: 综述 地图 典藏 历史 大师 古代
  • 简介: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象形”是汉字的第一大特征,也是其本质属性。汉字的创造是来源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反映自然的特征。许慎《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乌兽之文与地之宜,

  • 标签: 魏晋书法 大自然 自觉意识 觉醒 文字发展 汉字
  • 简介:关山月于1954年、1956年两赴北京,创作了二十多幅写生作品,既有城市形象,也有公园和京郊景致。同时期在北京进行写生创作的还有李可染、张仃、郭味蕖、古元等北京地区画家。他们是如何选择视觉主题的?又是如何经营画面、选择技法来实践符合新社会现实的风格?作为新都视觉形象的重要形式,绘画与摄影、电影、画报、游览图书、海报招贴上的城市视觉风景会有怎样的影响与同构?本文试图探寻一个问题,即,综合50年代北京建设的历史文献与广泛的视觉材料,来阐述艺术是如何调整其自身的观念与形态、重塑或调整其构成来匹配社会与政治的变化,“阶级”、“意识形态”、“景观”与新的视觉文化是如何在绘画上或隐或显地留下印记。

  • 标签: 生产之城 北京公园 阶级转向 视觉文化 艺术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