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传统设计美学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与现代主义审美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体现出中西交融的发展态势。针对当代中式风格设计美学的现代转型之路,笔者提出了两条发展路线——简约主义路线(禅意美学)和装饰主义路线(中和美学)。对于传统,不但要取其"形"、延其"意",还要传其"神",当代中国设计只有树立起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方能跻身于世界设计之林。

  • 标签: 当代中式风格 设计美学 发展路线 禅意美学 中和美学
  • 简介:互联网时代下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拍摄与分享照片更加便捷,本文以笔者在移动应用水印相机项目组的设计工作与用户调研中得出的认识来对互联网时代用户照相习惯的变化、使用场景偏好、分享意愿与社交需求等方面做出对图片社交推动现实关系链社交的展望.

  • 标签: 拍摄 图片 水印 游憩 用户体验 图形隐喻
  • 简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记载,建康近郊的宋文帝长宁陵神道石刻,是其子孝武帝“于襄阳致之”。本文以此文献展开讨论,通过对建康、襄阳、洛阳等地陵墓石刻种类和造型的比较,指出在东汉至魏晋时期,襄阳及南阳地区的陵墓石刻应与洛阳有内在联系;西晋末期永嘉南迁之后,寄居襄阳的北方大族在丧葬制度方面可能保留了洛阳传统。至5世纪中期,宋孝武帝扩建长宁陵时吸纳了源于魏晋洛阳的碑、柱、兽三种石刻,并将其纳入制度范畴,提升为帝王陵墓的标配组合,成为孝武朝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南朝陵墓石刻 长宁陵 宋孝武帝 传播路线
  • 简介: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以苹果(I0S)、安卓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喜爱。移动终端的界面设计通过视觉设计传递信息、情感、内容、形象、理念等等内容,以期最有效地达到信息传播的效果。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审美需求,需要个性化的传达,也需要丰富的产品体验。本文从移动终端视觉传达的主要元素——隐喻、质感表现、空间感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通过对移动终端乃至网页终端如何将信息更有效地传达给受众,使之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研究,而寻求和创造更具有个性化、风格化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

  • 标签: 移动终端 界面设计 视觉元素 隐喻 空间感
  • 简介:网络与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交互是非线性的、多维的,用户操作软件的逻辑顺序反映在界面中就体现为信息的视觉层级,它对于用户获取信息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移动端产品由于尺寸等先天原因,以及在交互方式、使用情境上与桌面端产品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在设计中无法将此前的方法完全移植,需探索适应小空间、移动情境及触控交互的新方法.

  • 标签: 信息层级 触控交互 扁平 视觉提示 拟物
  • 简介: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当前,中法关系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并将在2014年举行隆重热烈、贯穿全年的庆祝活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互通有无正是“民相亲”的最好途径。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域外漫步”栏目为配合中法文化年,结合目前国内的美术馆发展热潮,以及宣传、推介经典美术的重要契机,向读者介绍有代表性的法国美术馆、博物馆及其重要藏品。我们计划较全面、深刻地介绍诸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奥塞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吉维尼博物馆、布德尔博物馆等机构及其精彩藏品,力图向国内读者展示法兰西文化、尤其是法国美术方面的杰出成就。

  • 标签: 艺术中心 蓬皮杜 卢浮宫博物馆 视觉 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美术
  • 简介:2014年H5风靡互联网,它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目前移动端最流行的传播形式。快速即时的传播属性,使它在移动端的营销特性非常突出。但探其形式本身,H5其实是移动网页本身。作为数字媒体作品,交互设计是其核心功能。H5作品要合理地加强它的交互性,借助移动设备本身的硬件优势,设计与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相符的交互行为,快速有效地为用户带来视觉效果极佳的、交互体验良好的移动端数字作品。

  • 标签: H5 传播形式 交互设计 浏览方式 用户体验
  • 简介:瑞银集团当代艺术收藏展“移动的地平线——瑞银集团艺术珍藏:1960年代至今”于2008年9月29日至11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国家级艺术殿堂是本次展览的合作伙伴,举办此次展览,表示国家美术机构对于具有实力的企业美术收藏的倡导和支持。本次艺术展是继瑞银集团于今年6月和7月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为了明天的记忆”艺术收藏展之后移师北京的又一更大规模的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和瑞银集团的首度合作,也是第一次举办国际企业的收藏展。

  • 标签: 艺术收藏 瑞银集团 60年代 地平线 中国美术馆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