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月14日,娇妍、富丽、人气最旺的玫瑰痴醉在情人节红色的港湾。3月8日,我们又携手佳人,泪眼相看中走进祝福的季节:让三月的阳光盛开女性温柔、智慧的笑靥。藉“三八”妇女节祝福的节日,本刊推出了“玫瑰之约·三八女书家专题”,为书法界的巾帼英杰送上一枝火红的玫瑰,拥抱有情人的温馨与浪漫。

  • 标签: 玫瑰约
  • 简介:20世纪百年,有两位成就卓著、荦荦大擘的女书家,她们是被称为“南萧北游”的萧娴和游寿。萧娴(1902-1997),名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暂得居士。其父萧铁珊,精诗文、书法,为南社社员。萧娴出生在一个半官僚、知识分子的家庭。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和文化的熏染,健康活泼,自由快乐。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就在萧娴5岁时,母亲突然患

  • 标签: 铿锵玫瑰萧娴
  • 简介:谬痛N澎矮一《惨缭_/霰∥m缌俨薹似叮廖§了也琢囊争青铪上“雾一片牙菖;胡上廖丧人1j3435触强l鬻囊.鬻%mi瓤薯羹蘩羹搿《瓢瓣薯鬻簿誊蓬鬻_。0__0i_0—_豢蠢夔瓣瓣I;2r。000呐矿0。38如k,pp眩珍_??Db玫瑰之约:女书法家作品选

  • 标签: 书法家作品 作品选 玫瑰约
  • 简介:魏家范老师,一个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在三尺讲台上,在课后兴趣班中,殷殷不倦地教书育人,将美的种子播撒在一代代少年学生的心田,为高等艺术教育院校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苗子,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幽默风趣而且多才多艺的他,就是美神"维纳斯"的化身。

  • 标签: 老师 玫瑰 高等艺术教育 中学美术 美术教师 教育岗位
  • 简介:有人曾在网上看到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上木刻专业的第一张自画像,让他想到了丢勒1500年那张著名的正面自画像。那的确是我进入美院木刻专业的第一幅作品,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注意到丢勒,如果相像,那说明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之外,的确存在着某些相同而且永恒的"暗物质"。

  • 标签: 战争 个人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暗物质 木刻
  • 简介:<正>三、重庆时期重庆时期指的是由1941年到1944年全国木刻运动中心又移回重庆,而以1942年改組成功的“中国木刻研究会”为活动中心的一个时期。这一期間,不論在展览、出版、培养新生力量和理論的探討上,以至木刻艺术的国际活动上,都相当的活跃。从回溯看来,桂林木运的停滞以至衰退,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1940年秋至1941年春,桂林的反动势力增强,环境恶劣,文化人多离桂林,木刻工作者也不能例外,留桂林的仅有两三个人,也不能露面作什么活动;第二、是因为木刻工作者也有些洩气和組織不健全,敌不过环境的剧变,本身也开始动搖了。然而,全国木刻工作者的热烈雄心,是不会因桂林一隅的挫折而自餒的,于是各地氾濫着一片恢复“全木协会”的呼声,桂林同志既不能負起领导

  • 标签: 重庆 新生力量 中苏文化 文化人 木刻家 苏联
  • 简介:抗日战争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中国美术家们以笔墨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战,在宣传抗战的同时,中国美术得到全面发展,为新中国的现实主义美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友》画报是20世纪前期独特而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在抗战期间得以广泛传播。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良友》画报 美术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 中国美术史 抗战期间
  • 简介: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在国家和民族万分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华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标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 历史 铭记 和平 雕塑
  • 简介:“军书吏驰”,我国古代战争中书写活动频繁,书写活动贯穿在战争的备战、战中、战後各个环节,产生了檄文、露布等很多军书形态,文字书写还作为一种力量,参与战争,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军中专职书写之官以“书记”之功载于史册。

  • 标签: 战争 书写 文翰 军书 书记
  • 简介: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苦难记忆之一。军旅雕塑家家赵军安多年来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塑刀、画笔,描绘、镌刻抗寇英雄的光辉形象,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提示不能再让历史重演。赵军安,现为总后勤部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工艺美术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标签: 雕塑专业 滔天罪行 中华民族历史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美协会员 一级美术师
  • 简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弘扬版画艺术的战斗传统周文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现代版画始于1931年,就在此年的夏天,东北沈阳便响起了“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因此,中国现代版画降生落地的第一声呐喊是“抗日!”随着“七七事变”日军隆隆的炮声和疾驰逼进的铁蹄,把...

  • 标签: 版画艺术 中国版画 第一声 中国木刻研究会 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
  • 简介:本文以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为对象,讨论日记主人如何运用绘画实践及其作品,建构并经营其社交生活,着重分析书画在其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沟通功能,也使嘉道年间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首先,仪式性和非仪式性场合的赠礼画在谢兰生与友人的日常生活交往中,起到了沟通的功能。其次,谢兰生与人会晤雅集时,往往通过书画创作增加社交生活的文化内涵。再次,在携友出游这种流动雅集中,谢兰生与僧道、寺庙的交往,为繁嚣的商业城市注入一份从容幽雅的闲情逸致,也为广州文化的丰富面相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脚注。

  • 标签: 谢兰生 日记 广州画坛 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