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湖北民间雕花剪纸擅于将实用性和装饰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驰骋想象,体现意念.创造更理想化的艺术形式。这一美学观含有丰富的哲理性.今天我们仍要很好地学习、继承。

  • 标签: 湖北 民间雕花剪纸 实用性 装饰性 艺术形式 美学观念
  • 简介:首届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作品观摩展地点:北京市时间:2014年10月22日2014年10月22日上午,由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作品观摩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胡抗美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观摩教学。潘文海主持观摩展。

  • 标签: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 观摩教学 书法创作 国学院 艺术学院
  • 简介:北京吸引画家,在于圈子大。美院、画院、研究院、美术馆、艺术区、策展人、画廊、经纪人、拍卖行、媒体等,似乎都是美术家成名的跳板。实话实说,美院是学院派的圈子,画廊是艺术品增值的圈子,艺术区是失意者寻找靠山的圈子。传媒是同信息堆砌联系在一起,它很容易使进京者共享混乱的信息而无所适从,不得不沿袭大杂院拉帮结伙、一荣俱荣的裙带式生存习气。二三线

  • 标签: 艺术区 策展人 带式 艺术圈 失意者 二三线城市
  • 简介: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的日子里,除了接受课堂上先生们给予的知识和教导,我还热衷于看各类展览,在这个快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就算成天惦记着观摩也是跑不完看不尽,起初很多的展览让我傻了眼儿,每次回来我都重新剖析自己的创作观念、手法、图式、内心态度等等,我这样一个有着多年创作经验的画家也时时感觉自己很困惑。慢慢地我开始思考和分辨。但还是成天想着要更新自己,要观念、手法与众不同、要有新的

  • 标签: 北京感受
  • 简介:四以上所述,通过文献上的勾连牵引,梳理出仙台母题吸收自早期西王母昆仑山信仰,经由隋唐时期洞天福地理论纳入体系,而成为宋元道教存思白日飞升的神圣场域。实际上,仙台主题、道教文化与山水画的关联早在魏晋时期便已产生。宗炳《画山水诀》点明其以图绘"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代替入名山访福地的修炼活动,

  • 标签: 母题 道教文化 玉京山 画云台山记 张道陵 白日飞升
  • 简介:一河车滚滚过三关,搬运琼花不敢闲补满泥丸宫里去,逍遥归上玉京山元明时期,是传统文人画发展的一个高峰。自赵孟(?)高标以古为上、书法入画的审美趣味,元四家确立文人画之正宗统脉,明吴门融书画而成就文人生活,诸家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其美。在传统的文人画研究中,作品在笔墨技法和画史意义上的溯源,往往成为研究重点;然而,

  • 标签: 玉京山 道教史 笔墨技法 母题 元四家 文人生活
  • 简介:在纪念张祖武先生(1912~1996)逝世10周年之际,回想我与张祖武先生相处之日,使我铭记最深的就是张祖武是我的老师,是我系的教授,是湖北雕塑教育的创办人,是一生奉献给湖北雕塑教育事业的终结者。张先生为了湖北雕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顾张先生创办雕塑专业时筚路蓝缕的历程和高瞻远瞩的目光,一生待人接物的大家风范和学术操守的高尚人格,以及他在雕塑创作和教学中展现的横溢才华,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的严谨与宽容,在广揽人才时显现的宽广胸怀,总能令我和后来学者们心中升起对老人家的敬佩和赞叹。

  • 标签: 张祖武湖北 湖北雕塑 雕塑教育
  • 简介:  在纪念张祖武先生(1912-1996)逝世10周年之际,回想我与张祖武先生相处之日,使我铭记最深的就是张祖武是湖北雕塑教育的创办人,是将一生奉献给湖北雕塑教育事业的终结者.张先生为了湖北雕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标签: 张祖武湖北 湖北雕塑 雕塑教育
  • 简介: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北京过春天了,今年荣幸地过了一个完整的春天,也把记忆中那个不知是什么味道的大北京彻底地品了品,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一刻也不愿离开她,想把每一个记忆的片断融进血液,免得忘怀,于是有了今天的几张小画。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一类是花草。因为在我心里一直很喜欢动物的世界,单纯、直接,幸福着简单的幸福。猴子是和人类最接近的,曾经因为画一百张猴子而心情极度愉悦,给我在北京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会因为画猴而让自己大笑不已,心情放松,当我完全进入猴子的世界时,会觉得自己是那么平凡,学会在简单中找到快乐。

  • 标签: 北京 猴子 记忆 快乐 生活 动物
  • 简介:九十年代之后.艺术家们在传统语言与西方现代思潮间作出取舍.在本土文化与国际语言间作出选择。在主流的学术上,对语言上的借鉴、创新、出奇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则不鼓励走得太远,进入21世纪,一批艺术创作骨干相继在美术教育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走上领导岗位.繁琐的行政工作对他们的创作精力与时间多少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一批新人在创作上已崭露头角.湖北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城市.艺术市场的薄弱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避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浮躁与媚俗,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经得起历史筛滤和考验的艺术作品。

  • 标签: 湖北 本土文化 艺术观念 国际语言 油画 中国画
  • 简介:湖北美术学院校训:崇德笃学敏行致美一、何谓校训据《现代汉语词典》:"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汉英双解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P.2115)。《汉语大词典》:"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卷四,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P.1002)

  • 标签: 校训阐释 湖北美术学院校训
  • 简介: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到达北京,4年后即1605年,在宣武门购得房产,建起北京城内第一座教堂,是为南堂。南堂建成后,倪雅谷[JacopoNiva](1579-1635?)到那里作过壁画。据利玛窦说,倪雅谷的壁画像雕刻一样富有立体感,让中国人大为惊异。

  • 标签: 北京城 壁画 西洋 清代 利玛窦 宣武门
  • 简介:当前,城市雕塑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雕塑是强迫人们对其产生感触的形象艺术。优秀的城市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会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提升、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劣质城市雕塑则会丑化城市环境,造成一种人们审美意识上的“视觉污染”。其实,这种现象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北京市在1988年就率先颁步了《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开始遏制劣质雕塑的建设。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后,加大了向社会呼吁北京杜绝劣质城市雕塑的力度,做出了一系列弘扬优秀城市雕塑、摒除伪劣城市雕塑的举措。

  • 标签: 城市雕塑 雕塑家 北京城市 建设管理 城市文化 形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