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先世居山东武城,后迁自湖南宁乡,明中叶移居衡阳县石头桥龙田。《龙田曾氏六修族谱》:“春秋时期,曾氏始祖曾巫,仕于鲁国,五传曾子,居武城。曾氏始大矣。我龙田族谱,属于武城曾氏支谱。”

  • 标签: 年谱 春秋时期 衡阳县 明中叶 族谱 先世
  • 简介:山大,1948年生于哈尔滨。自幼酷爱艺术,因出身原因.无缘接受正翅教育,全靠自学.刻苦拼搏.不断实践,数十年来.在文学、播影。书法、美术创作等方面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69年以宣传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选第二届市美展;水粉画《会战之夜》、油画《肖像》、《岁月》及水彩画等多次参展。

  • 标签: 美术创作 《肖像》 《岁月》 哈尔滨市 宣传画 水粉画
  • 简介:1965年生于甘肃秦安,1988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美术系,2000年结业于“全国第二届全国画家高研班”。作品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大展”、“第四届、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等多项大展。《中国美术》、《中国向导》、《东方美术》、《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四十多家刊物对其作品均有专题介绍,并多次举办个展及联展。出版《王雄中国水墨画作品集》,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西部高原山水绘画风格,壮美粗犷、气势雄浑。现为甘肃省美协会员、天水市美协副秘书长、天水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王雄 高原 西部 中国画研究院 天水师范学院
  • 简介:魏紫先生早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术师范学校,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工作。他的山水画初学王石谷,得其清丽深秀的风致;后来对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南宋画家的书法十分喜爱,研求有年,下笔苍劲严整,墨气明润,可谓探骊得珠,同时兼受当时日本画风影响,大笔渲染,水渍明晰,将简略的形象笼罩在极其幽美的气氛之中,体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后魏紫复涉石涛、梅清等诸家,取其新奇的意境,融会贯通,画风苍秀齐出,刚柔互济,婀娜中含刚健,隽逸外见浑厚.

  • 标签: 绘画艺术 艺术师范学校 绘画创作 美术教育 生活气息 融会贯通
  • 简介:跋清道人《节临六朝碑四种第一集》自仪征阮氏.创分南北书派,海内学者多沿其说,窃以为惑矣。阮云北朝魏齐碑板尚守隶分遗法,其言当矣。至称传索靖之法,南北划若鸿沟,何以大小爨碑出于晋宋之南徼?

  • 标签: 题跋 曾熙 索靖
  • 简介:跋清道人临《毛公鼎》临川李仲子书《毛公鼎》文以答其门人。髯见之,乃仰天叹曰:嗟乎!吾子志不在三代下,今乃以文见,何所遭之蹇耶,当髯居长沙天心阁。欧阳君重语髯曰:“有李痴者,殆古之人也。”及见,

  • 标签: 题跋 曾熙 毛公鼎
  • 简介:载是清代的著名篆刻家,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他学书法拜包世臣为师,篆、隶、行、草书无所不能,尤其擅长篆、隶书,对金石颇有研究。他的篆刻早期曾悉心摹仿汉印,之后师承邓石如,并且参合自己的意图。后来,他的印作能冲破前人的藩篱而自成面目。他所刻的印作,印文是方中寓圆,刚柔相济,用刀流畅自然,道劲凝练中见畅达。

  • 标签: 被盗 刚柔相济 篆刻家 包世臣 邓石如 书法
  • 简介:为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他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且绘画、诗文均擅,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曾早年热心于科举,“三进”出身,但坎坷的仕途之路最终使他全身而退。晚年寓居上海,鬻书卖画,并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经常一起切磋书艺,创作了不少佳作。由于曾本人无书学、画学专著,且诗文书画又散佚较多,故本文试图通过著录文献及其书友的文集大致梳理出其生平及交游的情况。

  • 标签: 曾熙 生平 交游
  • 简介:“‘品格不高.落墨无法’。可与罗丹‘做一艺术家,须先做一堂堂之人’。“艺术.文学是艺术家感情、思想、人格等的反映。李道的绘画是灵动潇洒、富有生活趣味的。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救济社会.帮助他人。从他的读书笔记来看.他从小饱读诗书.学以为长。而他在绘画艺术中结合了“自然”“自性”等特点,用一颗热爱自然的真心,更好地把绘画中的“静”与“空灵”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体现了儒道结合之理。他在绘画艺术道路中做到了博采众长之吸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特色。

  • 标签: 李道熙 人品 画品
  • 简介:(1861年-1930年),初字嗣元,更字子缉,一作子辑,又字季子,号俟园,晚年更号为农髯,湖南衡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曾主讲于石鼓书院。1915年应挚友李瑞清邀请至上海,鬻诗文书画,以劳易食,兼收门徒,著名的画家张大千即为他的门徒之一。曾氏与李瑞清有“北李南曾”之称。

  • 标签: 曾熙 释读 山水 书斋 李瑞清 张大千
  • 简介:载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本文拈出“观物”与“观我”、“对待”与“旁通”、“物一无文”与“物无一则无文”三对范畴,对其关于书艺之本质论、发展论和方法论的审美理想作了简要考察,认为“辩证”是刘载书艺思想最突出的表征,而且刘氏对艺术创作中一系列矛盾关系的辩证本性的探讨,较其前人更为自觉、深刻和全面。本文同时指出,刘载关于书艺的理想境界是“中和”,而“中和”也是其辩证思想的最终价值取向。

  • 标签: 刘熙载 文同 自觉 学思 审美理想 古典
  • 简介:(1801-1860)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画家,他的绘画题跋集《习苦斋画絮》文字多清空雅澹;而其《习苦斋诗集》《习苦斋古文》《访粤集》《访粤续集》收录诗文,大多笔力雄健沉郁,有韩愈、杜甫之风。戴曾言“画有诗人之笔,有词人之笔。高山大河、长松怪石,诗人之笔也;烟波云岫、路柳垣花,词人之笔也;旖旎风光,正须词人写照耳。”

  • 标签: 诗人 戴熙 交游圈 文心 咸丰年间 词人
  • 简介:杨祖是一位在很多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中获得好成绩的书法篆刻家。他的书法篆刻取法秦汉,下涉唐宋,旁及明清诸家。尤其是他的篆刻作品,近年来得到了韩天衡、刘江、徐正濂等许多篆刻大家们的一致首肯。

  • 标签: 艺术世界 书法篆刻家 奇崛 篆刻作品 韩天衡
  • 简介:胡抗美:柴岩先生的章草从汉末魏晋入手,恪守古法,气息纯正,体现了一种高古的趣味。其看似轻松自然,信息纯正,体现了一种高古的趣味。

  • 标签: 书法 汉末魏晋 趣味 章草
  • 简介:通过对1948—1951年三次官方敦煌壁画,临摹展览中的董文作品的检视,从敦煌壁画研究的逆向反证,揭示了董文在敦煌的多重研究任务,并从事北朝早期壁画的专题研究,他的临摹研究直接关联他的创作。但在数年内历史条件的剧烈变化中,敦煌的艺术机构功能也由此发生转换,作为美术家创作的借重资源的位置也逐渐偏离。

  • 标签: 董希文 敦煌壁画 临摹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