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宋人碑志多署书丹信息,由此可通过书丹考察当时书法。北宋中期颇负盛名的尤擅楷体,后世却湮没不彰。主要原因如下:欧阳修书风革新推崇与求同时的蔡襄书法,经过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助推,尚意书潮蔚成风气。谨守晋唐法度的难免成为尚意书潮的革新对象,加之长期形成的明尺牍书法传统、帖学传统将其汰择出书史;虽属儒者工书,但伏石书丹乃体力活,颇被书坛大家视为匠人书法、待诏书法,难容于崇道轻艺传统;长期待诏阙下,其仕途经历限制了书法传播。书丹研究昭示出至少两点方法论意义:其一,书丹个案研究能对古有书名今无作品的书家做更多元的考察;其二,以大数据观念兼重传世与出土碑志书丹,能对流动书家的碑志书丹予以编年系地,有助于了解当朝书坛人员构成,益于索解当朝的区域书风。

  • 标签: 北宋 碑志 书丹 宋敏求
  • 简介:临摹,在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进程里有着深刻的价值印记,最早有据可查的临摹记载来自于《魏书·释老志》:“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情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因中国绘画艺术由生成到发展的传统性和继承性特点,

  • 标签: 中国绘画艺术 释老志 清凉台 博士弟子 艺术创造 中祭
  • 简介:克静,1956年4月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现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展或被收藏,曾多次在全国美展或油画展获奖。

  • 标签:
  • 简介: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莆田市湄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6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一雕刻世家,1990年结业于厦门大学,从事雕刻文化艺术,传承已有30年,为雕刻工艺行业培养了几十名优秀人才。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艺博会"金奖"和"银奖"。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 象牙雕刻 工艺美术师 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 文化艺术
  • 简介:回族。1970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本科学历.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周口市青少年美术家协会主席。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班。1999年6月,国画《六艺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刊入画集。同年9月,

  • 标签: 美术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周口市 本科学历 美术作品 宋志刚
  • 简介: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2009年参与学院基础展.2010年参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2011年参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作品展,2012年获得学院年展入围奖。

  • 标签: 作品展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专业 陈敏 2010年 2009年
  • 简介:朱天曙一九七四年生。一九九六年毕业于杨州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二○○○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篆刻专业,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导师黄惇教授。并先后得到祝竹、卞孝萱等先生指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要书法篆刻展览,二○○三年在南艺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兼治书法篆刻史论,论文多次参加全国、国际书法史学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著有《克书法研究》、《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丛书——金石书画》、《篆书十讲》等。

  • 标签: 书法 篆刻 朱天 史学 一九九六年
  • 简介:~~

  • 标签: 作品
  • 简介:本文据新发现的两种曹《会秋堂集》抄本,广之以曹同时代人之诗文集、笔记、野史及曹传世书法作品、题跋对其行迹交游进行梳理、考证。主要考察曹在明清鼎革之后的交游,并以交游地点的转换来观察清初书画家以及明遗民之交游圈。全文共分励志淮安、雅集扬州、杭州登高、重入金陵四部分。

  • 标签: 明遗民 交游地 书画雅集
  • 简介:克(1327年--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又号东吴生,长洲人。元末明初书法大家。与杨维桢、倪瓒、高启、徐贲、张雨、饶介、扬基、施耐庵等交游。可以说,明初的头一百年,书法家几乎都在克的影响之下。克的学生有陈璧,陈璧的学生是沈度、沈粲。而沈度被永乐皇帝称为“我朝王羲之”,备受推崇,以致明初皆是克书风。至于后来被僵化为被人病垢的台阁体,则非克之过。

  • 标签: 解读 元末明初 永乐皇帝 书法家 杨维桢
  • 简介:龙飞,湖南郴州人,1969年出生。自幼热爱书画,从六岁起便在其父亲指导下学习中国画。1989年,龙飞拜早年毕业于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的葛觉民先生为师,研习中国传统笔墨及现代新创意画法。

  • 标签: 青年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 湖南郴州 中国传统 中国画
  • 简介:这件四条屏是背临家存周伯的一幅字。原作落有我父亲的上款,是周送给我父亲的字。这一幅是行楷书条幅,还存有周伯写的两幅草书条幅,分别落有我父母的上款。这三幅作品,酷似于右任书,细细品味起来,结构及用笔精到处不让于右任,而少了一些于右任笔下恢宏恣肆的气度,多了几分温润文雅。原作四尺条幅写了两首七律,字较小,内容是写于右任创作《武功城外》七律两首。这两首诗如置于陆放翁诗集中莫可分辨,可见陆诗对于右任的影响之深。后来我曾见到过于右任用草书写的这两首诗,落款处有“民国十一年退兵时作”。

  • 标签: 于右任 诗集 父亲 原作 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