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首届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作品观摩展地点:北京市时间:2014年10月22日2014年10月22日上午,由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作品观摩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胡抗美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观摩教学。潘文海主持观摩展。

  • 标签: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 观摩教学 书法创作 国学院 艺术学院
  • 简介:北京吸引画家,在于圈子大。美院、画院、研究院、美术馆、艺术区、策展人、画廊、经纪人、拍卖行、媒体等,似乎都是美术家成名的跳板。实话实说,美院是学院派的圈子,画廊是艺术品增值的圈子,艺术区是失意者寻找靠山的圈子。传媒是同信息堆砌联系在一起,它很容易使进京者共享混乱的信息而无所适从,不得不沿袭大杂院拉帮结伙、一荣俱荣的裙带式生存习气。二三线

  • 标签: 艺术区 策展人 带式 艺术圈 失意者 二三线城市
  • 简介: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的日子里,除了接受课堂上先生们给予的知识和教导,我还热衷于看各类展览,在这个快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就算成天惦记着观摩也是跑不完看不尽,起初很多的展览让我傻了眼儿,每次回来我都重新剖析自己的创作观念、手法、图式、内心态度等等,我这样一个有着多年创作经验的画家也时时感觉自己很困惑。慢慢地我开始思考和分辨。但还是成天想着要更新自己,要观念、手法与众不同、要有新的

  • 标签: 北京感受
  • 简介: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北京过春天了,今年荣幸地过了一个完整的春天,也把记忆中那个不知是什么味道的大北京彻底地品了品,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一刻也不愿离开她,想把每一个记忆的片断融进血液,免得忘怀,于是有了今天的几张小画。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一类是花草。因为在我心里一直很喜欢动物的世界,单纯、直接,幸福着简单的幸福。猴子是和人类最接近的,曾经因为画一百张猴子而心情极度愉悦,给我在北京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会因为画猴而让自己大笑不已,心情放松,当我完全进入猴子的世界时,会觉得自己是那么平凡,学会在简单中找到快乐。

  • 标签: 北京 猴子 记忆 快乐 生活 动物
  • 简介: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到达北京,4年后即1605年,在宣武门购得房产,建起北京城内第一座教堂,是为南堂。南堂建成后,倪雅谷[JacopoNiva](1579-1635?)到那里作过壁画。据利玛窦说,倪雅谷的壁画像雕刻一样富有立体感,让中国人大为惊异。

  • 标签: 北京城 壁画 西洋 清代 利玛窦 宣武门
  • 简介:当前,城市雕塑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雕塑是强迫人们对其产生感触的形象艺术。优秀的城市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会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提升、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劣质城市雕塑则会丑化城市环境,造成一种人们审美意识上的“视觉污染”。其实,这种现象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北京市在1988年就率先颁步了《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开始遏制劣质雕塑的建设。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后,加大了向社会呼吁北京杜绝劣质城市雕塑的力度,做出了一系列弘扬优秀城市雕塑、摒除伪劣城市雕塑的举措。

  • 标签: 城市雕塑 雕塑家 北京城市 建设管理 城市文化 形象艺术
  • 简介:<正>公园的小溪流过大树下,桥下荷花已绽放,桥上的人愉悦欢笑,亮丽的色彩,充满着春天来临的感觉。作品的线条有疏松与精

  • 标签: 大树下 小溪流 圆椒
  • 简介:<正>好多人围看笼子观赏猴子,笼中好多猴子向外望着人群,人和猴子,相互看得笑嘻嘻!画中的猴子造型顽皮可爱,是十足的“猴相”。人物的动态、服饰也颇多变化,亮与暗的色面把时空的感觉简明呈现,只是石头、树叶与砖块地面的线条,显得

  • 标签: 画中 丹椒 何馨 二联
  • 简介:<正>儿童版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儿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是其他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一、表现题材源于生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从而

  • 标签: 儿童版画 走进大自然 培养儿童 版画创作 彩色版画 文化情景
  • 简介:人生有一段调皮的儿童阶段,特别是男孩,为了寻开心,耍弄一些恶作剧,干点出格的事,一旦不知深浅地干了“坏事”就撒谎,还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在父母看来,孩子的伎俩都很简单,一眼可以看穿讲究教育方法的家长,会耐心地看孩子表演下去,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就感,适当的时候再讲清道理.

  • 标签: 孩子 儿童 地干 地看 讲清
  • 简介:刮蜡画是绘画中的一种特技,它运用刮蜡法来作画,这种画法打破了以往用笔作画的常规,即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涂一层或几层稍厚的颜色,然后用小刀、塑料棒(或片)等比较坚硬的工具在涂好色的底版上“刮”出各种绘画的内容。

  • 标签: 儿童 油画棒 绘画 作画 用笔
  • 简介:据说6岁至12岁的孩子被称为儿童,12岁至17岁被称为少年,18岁就是成年人了。儿童就像刚出蛋壳的小鸭子,儿童就像刚出土的幼苗,儿童就像刚升起的太阳,儿童时期是人生当中的黄金时期。

  • 标签: 儿童画 黄金时期 儿童时期 成年人 孩子
  • 简介:<正>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艺术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是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他说艺术“不是对实在的摹写,而是对实在的发现”。符号化的艺术创造本身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即反映自然的基本物质。在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中,人的图式显示了人们的固有意识,即人的基本构造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有着与地心引力相反的向上的生命发展活力(如图1、图3)。

  • 标签: 恩斯特·卡西尔 艺术创造 符号世界 人类情感 儿童绘画 心理活动
  • 简介:由田伯平,王家新,严晓明主编的《北京奥运文书书法宝典》,于北京残奥会开幕前夕结集出版。该宝典由黎晶题写书名,共收录了林岫、田伯平、张书范、郁志桐、张有清、王家新等五十四位北京代表书家书写精选“奥运文书”有关章节内容的书法作品。

  • 标签: 书法宝典 北京奥运文书 宝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