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传媒是天下之公器、社会之良心,这首先要基于独立的品格、自由的表达。独立和自由,与统驭和制约之间,是矛盾关系。书法媒体固应维护书法艺术的尊严和纯粹,担荷书法艺术发展繁荣之责,但是,也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制衡。书法媒体的操守,就在这种动态平衡中得以呈现。大概所有的媒体都属于宣传工作的范畴,有道是“只帮忙,不添乱”。帮忙鼓劲,

  • 标签: 操守 传媒 书法艺术 矛盾关系 艺术发展 宣传工作
  • 简介:战时期桂林美术刊物的繁荣1937年日军全面的侵华战争,尤其是1938年武汉和广州的陷落,打破了战前以上海、北平、杭州等地为美术中心的格局。华北、东北等沦陷区的大批美术工作者先后汇集桂林,投入抗战救亡文化运动中。

  • 标签: 美术刊物 抗战时期 桂林 美术工作者 侵华战争 文化运动
  • 简介:战时期,盐阜根据地活跃着众多美术工作者,他们虽然处于艰苦的环境,但却通过成立美术团体等方式,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斗争.由于宣传效果鲜明,为进一步加强美术宣传力量,盐阜根据地政府在教育方面制定了向美术倾斜的政策.苏北木刻协会、军鲁工团、师鲁工团、新安旅行团等美术宣传团体通过木刻等传统艺术手段,紧扣根据地建设与斗争实际,创新美术形式,积极进行美术创作和宣传斗争,一方面丰富了军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更起到了凝聚人心,促进军民团结,推动根据地建设,提高抗日战斗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美术宣传团体是抗日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 标签: 抗战 盐阜 美术宣传 苏北木刻协会
  • 简介:“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的主题是多元激荡,主线是现代气象,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多元实际上就是个性,没有个性不可能有多元,整个社会和整个书法界都开始了“个性意识”的觉醒,那么多元是观念的多元,表现的多元,标准的多元,市场的多元,道德的多元,主题的多元,包括需要、需求的多元。

  • 标签: 多元 林散之 书法 个性 传媒
  • 简介:中国漫画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大众媒体行业,经历了蓬勃而短暂的成长期,在抗战时期迅速成长为描写危机、号召动员的“先锋媒介”。本文重点关注1938年创刊发行的漫画杂志《抗战漫画》,从其图像特征入手,考察这一时段漫画风格的转向;同时,通过对当时供职漫画宣传队的漫画家廖冰兄的个案关注,具体探讨他在战时逐步显现的狞厉和怪诞风格。结合二者,来看中国现代漫画在此过程中经历的自省和冲击,并由此带来的语言风格上的变化。

  • 标签: 漫画 《抗战漫画》 漫画语言 廖冰兄
  • 简介:中国加入世贸去迎接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全球化的挑战,这将势必加大对高质量设计人才的需求。中国艺术设计和艺术文化水平现状存在许多弊端,而推进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传媒。通过传媒手段提高中国艺术设计和艺术文化水平,目前着眼点在传媒研究上。在我国,我们重视过真实,重视过播放率,重视过制作,重视过名人、明星,重视过广告配音的嗓门,可惟独没有

  • 标签: 艺术设计 设计教育 传媒研究 文化水平 传媒手段 平面设计
  • 简介:本文将研究视角指向民国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设计领域。相对于民国时期以商业文化为导向的主流设计师研究而言,延安设计师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本文从军事化指向、劳动者指向和职业化指向三个角度出发,试图阐释延安时期设计师的特点及其设计思想。并通过这种研究揭示延安设计研究的价值,从而明晰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的意义。

  • 标签: 延安设计 解放区设计 设计批评
  • 简介:本文结合抗战时期昆明作为后方中心城市这一历史背景,来考察张善孖、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陈树人、谢稚柳、林清霓等美术家入滇的美术活动;同时以他们作于抗战时期并遗留在云南的带有明确上款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在特殊时期被美术家当作文化资源来用于交换的社会功能。彼时云南的美术收藏群体主要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他们的收藏理念已从老辈学人整理国故的宗旨转变为视美术作品为一种可拥有和支配的公共文化资源。经研究发现,利用作品为自己求生存、为家国图救亡,是抗战时期入滇美术家们的普遍信念。

  • 标签: 抗战 入滇 美术活动 社会功能
  • 简介:2018年5月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的“经验、道路与使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第二届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主编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

  • 标签: 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艺术 学术期刊 期刊主编 改革开放 经验
  • 简介:大众媒体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以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影响解放了人类潜能.发展了人的本质,也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众传媒所体现出的道德观构成了社会道德生态多极中的重要一极。本文就道德功能的强化、道德标准的缺失和道德标准的构建作了论述。

  • 标签: 大众传媒 道德功能 道德标准 构建
  • 简介:1939年,决澜社画家倪贻德与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梁锡鸿,以及摄影师何铁华在位于香港铜锣湾的岭英中学创作了一组壁画《抗战》、《建国》,这组壁画以鲜明的现代主义元素和风格,成为抗战主题性壁画创作中的另类存在。本文重构了这两幅壁画在香港诞生的历史语境,并与倪贻德不久前在武汉参与创作的黄鹤楼大壁画进行了联系和比较。本文认为,现代派洋画家在抗战初期大量参与壁画实践,不仅反映了全面危机状态下艺术家国家意识的普遍提升,更折射出当时画坛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的结构性现象:正是由于漫画、版画、摄影、戏剧、电影这类大众文艺媒介占据了抗战宣传的支配性位置,洋画家们才如此重视具备跨媒介特性的壁画,并由此引发画风的突变现象。

  • 标签: 倪贻德 梁锡鸿 何铁华 香港 《抗战》、《建国》壁画 媒介竞争
  • 简介: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于9月20日在江城武汉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刊博会"以"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有4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品达2.6万种5万多册,包括海外期刊、图书、音像制品、数据库等,可谓中国期刊界最强阵容的一次大检阅,充分展示了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9月18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本届刊博会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开幕,湖北省省

  • 标签: 交易博览会 中国书法 出版传媒 期刊业 百强 参展人员
  • 简介:传媒的学科群是艺术学、新闻传播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和互融,传媒学院致力于培养有宽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材。传媒学院各专业的发展将完善南京艺术学院学科整体结构,有助于学院朝高规格的综合性艺术大学发展。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如何在这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教亩形势里拓宽学科建设.值得深入探讨。

  • 标签: 整合 教学资源 传媒学院 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