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們时代的人”今年年初,苏联美术学院举办了一次全体院士和通訊院士的作品展覽会,題为“我們时代的人”。参加展出的除了八十多位院士和通訊院士之外,还有外国的名誉院士柯內留·巴巴(罗馬尼亚)、卡勒尔·波柯尔內(捷克斯洛伐克)、吉什法路迪·什特罗勒尔(匈牙利)和我国的潘天寿。这次展出的作品以肖象画为主。在几十件肖像作品中,出現了不少生动的先进工人和农民的形象。許多作品直接描写了工人、农民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他們的建设热情。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构成了这次展覽会的肖像画

  • 标签: 苏联 院士 列宁格勒 优秀作品 外国 相互关系
  • 简介:身份政治──93惠特尼双年展张琳编译一向被视作美国艺术思潮指示灯的纽约惠特尼双年展,本届打出“多族裔文化”和“身份政治”的旗帜,强调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认同,讨论非白人主流文化的困境与突破,以阶级、性别、种族和家庭为主题,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作...

  • 标签: 身份政治 双年展 种族主义 行为艺术家 政治艺术 社会问题
  • 简介:<正>在威尼斯,与圣彼耶特洛街区相联的一个小岛——城市公园里,座落着一幢伊奥尼柱式的建筑,正门上嵌着《为了艺术》几个字。这儿,自1895年至1903年以来,每隔两年举办一届美术展览会。1905年夏,正值第六届国际美展的季节。这是外国艺术家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法国的达鲁和罗丹、美国人加利·米里切尔斯、荷兰的约瑟夫·伊兹拉埃尔斯、瑞典的卡尔·拉尔松等都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可是这里特别令人瞩目的却是比利时的美术家。当时,专程赴威尼斯观展的普列汉诺夫曾说;“展览没有任何特别出色之处,但它无论如何却值得认真注意。”这“值得认真注意的”不是别的,正是比利时画派的埃让·拉尔芒斯、庇斯布鲁克和麦尼埃。普

  • 标签: 艺术家 劳动人民 威尼斯 美术展览会 比利时 美术家
  • 简介: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10册柳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型系列画册,将陆续选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作品出版专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编辑出版了黄宾虹、潘天寿、朱屺瞻、黄...

  • 标签: 近现代名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 朱屺瞻 潘天寿 黄宾虹 关山月
  • 简介: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标准不断提高,在具体的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大至整座城市或某个片区,小到一个社区、一个街口,雕塑与规划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又一次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 标签: 个案浅析 人民路立交桥 底空间规划
  • 简介:20世纪艺术的一个基本趋向就是艺术与政治同构,从20世纪初意大利未来主义与法西斯的结合开始,艺术就在世界范围内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密切关系突出地表现在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的革命现实主义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等方面.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从30年代末开始却逐步站到了社会主义的对立面,最终成为美国"冷战"的武器.艺术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不仅在"新中国"突出地表现出来,并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即阶级对立和大众立场,而且即使在今天所谓"全球化"的时代仍是艺术家需要不断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标签: 20世纪 革命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形式 政治制度 文化战略
  • 简介:自1959年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就成为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讨论并决议国家大事的会议中心;同时,它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各国首脑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因此,这座宏大的殿堂式建筑天然具有着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象征意义.在这层意义上,装点着人民大会堂的众多的书画艺术品成为新中国精神风貌和艺术形象的最直观的代表,其中尤以中国画为最.这不只是因为陈列品中中国画数量上的优势,还因为中国画独具的最完全地反映出中国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社会风貌的特质.因此,人民大会堂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热爱,征集并收藏下极为丰富的中国画作品.它们的创作者中,既有蜚声中外的画坛巨匠,也有前途无量的中青年才俊;而他们笔下跃然而出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装饰着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小室、壁上堂前的同时,其中大多数作品还代表了建国以来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 标签: 人代会 党代会 政协会议 国家形象 新中国 代表
  • 简介:书法艺术的发展不论是从艺术范式的生成、艺术经典的确立还是审美趣味的形成实际上都不完全是书法艺术自身逻辑的演绎,作为封建政治权力的代表皇权对书法艺术具有相当大的统摄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进行论述,并以具体的实例对这种政治权力策略、机制和所有这些决策赖以实施并迫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书法艺术范式 政治权力 书法风格
  • 简介:在“文革”体制内,国家政治话语的霸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大多数画家已经失去了独立的思想能力,因而包括工农兵业余作者在内的广大美术工作者不能不成为主流语的思想能力,因而包括工农兵业余作者在内的广大美术工作者不能不成为主流话语的生产者。从1972年的“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后,

  • 标签: 美术工作者 国家政治 文革时期 话语背景 美术作品展览 思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