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艺术曾经对美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美国进行的贸易过程中.这段历史似已被人淡忘。本文试图以中国青花瓷绘艺术和书画为重点。从“中国风”由欧洲波及美国,就美国人在对华贸易中,逐渐对中国艺术从认知到收藏、展示、吸收等几方面,客观地阐明这种历史影响。

  • 标签: 19世纪 美国 “中国风” 外销瓷 青花瓷绘
  • 简介:美国美国艺术》《来自巴黎的报导——卢浮宫重换生机》1993年11月18日卢浮宫二百周年纪念日时,新里舍利厄侧厅的开放,标志着扩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的完成。十年扩建,耗资近1.1亿美元,卢浮宫从一个庞大的19世纪的建筑结构迅速迈进到21世纪,预计199...

  • 标签: 艺术家 卢浮宫 克莱因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双年展
  • 简介:迎着2005年的最初一轮朝阳,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组织的“中国美术名家塞班之旅采风团”踏上了位于太平洋的美丽小岛——塞班。

  • 标签: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塞班 采风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在社区的实践经验就已经有量化的方法论文献被整理成册。社区作为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迁城市进程有着直接关系。反观中国,从许村、碧山、石节子到羊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涌入乡村,对介入式、参与式艺术创作方法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艺术介入社区,其介入的对象、方式、结果如何?社区中的艺术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话题?社区和乡村同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有着不一样的发展面貌。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的美国社区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特征,通过案例来剖析社区艺术在美国实践的现状和所面对的问题。

  • 标签: 社区 艺术 政治
  • 简介:2013年11月12日至16日,“美国艺术史展览——19世纪至今美国艺术在本土海外的呈现”(AmericanArtinExhibition:PresentationsofAmericanArtatHomeandAbroadfromthe19thCenturytothePresent)

  • 标签: 艺术史 研讨会综述 美国 国际学术 展览 19世纪
  • 简介:生于1934年,美国雕塑家、画家、首饰设计师。他在密歇根大学学习焊接艺术。他被认为是美国第二代金属雕塑家中的中坚力量.并因他的铜、铝、钢铁臭像雕塑而享誉国际。

  • 标签: 美国 1934年 雕塑家 大学学习 中坚力量 设计师
  • 简介:1946年出生在南非,孩提时随中国和荷兰籍的父母移民到英国伦敦,在那里长大并接受教育。在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之前,他获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学士学位。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他被邀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研究员,同时还获得了著名的肯尼迪奖学金.至今仍是唯一获得该殊荣的艺术家。他的演讲和教学遍布世界各地,目前他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 标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 接受教育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设计学院
  • 简介:美国《艺术新闻》《帕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研究会》为纪念20世纪最为杰出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史家欧文·帕诺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最近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会。帕诺夫斯基以其光明磊落的言行为自己树立了形象。他决不...

  • 标签: 帕诺夫斯基 艺术新闻 学术思想研究 艺术史家 天顶画 尼德兰绘画
  • 简介: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EssexMuseum,后文简称PEM)源于皮博迪博物馆,成立于179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立者是美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家,他们从国际贸易中积累财富,并开始了美国本土对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艺术的收藏。1799年,刚刚独立16年的美国依旧面临着各种生存的挑战,在文化事业方面更加没有经验。但是这群企业家却将自己见过的世界通过藏品展现在了其他美国人面前,当人们以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些异域珍奇之时,也逐渐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这个世界。

  • 标签: 艺术收藏 美国人 博物馆 外销 中国 国际贸易
  • 简介:中国画是一古老的画种,其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历代大师都有所突破,有所变化,追溯其源流,从画理到技法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寻求自我80年代初,长期闭塞的中国改革

  • 标签: 中国绘画 传统哲学 中国画 "天人合一" 艺术观 意象
  • 简介:书法与国画的融合打破了书法绘画自“半文半图”期分流后各备其极的鸿沟,它己不再是对上古时期“图文结合期”的回归,而是在新的境遇下一次新的结合,它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更为典型的体认着中国画重神、重韵的本土艺术精神。

  • 标签: 中国书法 中国画 中国绘画 图文结合 上古时期 艺术精神
  • 简介:有时候,一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会影响一代人,赵友萍就是其中一位。20世纪70年代,她出版的人像写生画册对当时的美术青年影响巨大,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王沂东是国内著名的写实风格油画家,而赵友萍正是他就读中央美院油画系二画室时的指导老师。在本期的"对画、对话"栏目中我们邀请赵友萍、王沂东这对师生讨论绘画应该表现怎样的审美情怀,怎样学习绘画,在绘画中坚持民族文化的个性,以及自身风格探索的一些经验等问题。赵老师从画面和对自然物象分析出发,以实际的经验阐述艺术的堂奥。其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映了一位教育家的造诣,而其内在的逻辑性则折射出她对于西画体系认知水平的深入—老艺术家的不懈探索和严谨的态度,是对艺术浮夸之风的轻蔑,也是对后辈的鞭策。王沂东则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内心坚持,其中深切的乡土情怀和独特的艺术守望更显得诚挚而珍贵。其中的执著又一次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

  • 标签: 中国传统 20世纪70年代 质地 写实风格 指导老师 乡土情怀
  • 简介:“罢黜百家,积尊儒术”,儒学自汉代定孔子为一尊,儒教遂在我国思想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经学成了东方文化的象征,国民教育的经典。任何一门中国传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其内在发展规律外,还要受社会哲学思潮的影响,又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学说都曾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比较起来,作用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学派。

  • 标签: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东方文化 书法作品 儒学 儒家学说
  • 简介:1900年至1950年是美国插画艺术的黄金时期。此时,绝大部分的美国中产阶级对于插画艺术抱有强烈的文化需求,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美国插画艺术家创作的优秀插画艺术作品成为影响20世纪世界先锋艺术发展的杰作。对于这些作品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美国插画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技术走向成熟,为插画作品赢得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以传统欧洲的油画写实手法创作的插画作品,

  • 标签: 20世纪前期 插画艺术 美国 文化研究 艺术欣赏价值 题材
  • 简介:美国属于英美法系(CommonLawsystem),实行判例制度,其法律规定主要体现于具体的判例之中,并辅之以成文法规。美国的艺术立法也同样由判例法、成文法等法律渊源组成,它没有统一的艺术法法典.而是通过具体的判例单行法规体现其艺术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对当代美国艺术法所作的评述即是在抽象、综合了美国艺术立法的判例成文法规的基础上作出的。

  • 标签: 艺术法 判例制度 单行法规 英美法系 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作品
  • 简介:刘开渠中国雕塑刘曦林刘开渠先生逝世了!这对中国文化界,特别是对美术界无疑是巨大的震动。作为雕塑家的刘开渠,他的艺术思想,他对雕塑的选择,他的创作经历,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特别是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发展同步的。时代造就了他,他也参与塑造了...

  • 标签: 刘开渠 城市雕塑规划 纪念碑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现实主义
  • 简介:我国从1986年7月开始了"复关"谈判(即中国重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过十五年的艰难历程,预计近年内加入WTO已不成问题.中国的艺术产业应该如何面对WTO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 标签: 中国艺术 艺术产业
  • 简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这三大奥运理念中国漆艺的特点不谋而合。中国漆艺发展、延续到今天,也始终暗含着“绿色、科技、人文“这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奥运理念 中国漆艺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 简介:在传统中国画未受到冲击的年代,或许无须强调“笔墨中心论”。然而在今天不得不特别地加以重视,因为有人提出“非笔墨中心论”(见《中国画》总第六十六期陈孝信《‘非笔墨中心’水墨、彩墨画的现状考察》)。其观点为:“笔墨正是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一个堡

  • 标签: 中国画 传统笔墨 八大山人 中心论 现代转型 德国表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