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策展人张冰为第二年度的“歌德开放空间”项目提出了“9平方米的美术馆”方案。虽然歌德学院开放空间中的“方盒子”并非真的是“从任意一个美术馆或是博物馆当中切割”出来的9平方米空间,而是用石膏和木板临时搭建的,但物理空间的有限性确宴成为艺术家和策展人构思展览时的一个限制条件。不过展览的结果证明,这一限制对艺术家来说都不是问题,

  • 标签: 平方 可能性 开放空间 物理空间 美术馆 策展人
  • 简介:《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徽宗政和三年(1113)4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18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不久英年早逝。

  • 标签: 《千里江山图》 国宝 故宫 中国绘画史 王希孟
  • 简介:"艺术北京2011·经典艺术博览会"于2011年9月15日至18日(9月15日VIP预展专场)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经典北京"作为北京艾特菲尔文化有限公司主推的博览会品牌之一,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前两届"经典北京"达到了学术和商业的预期目标并且深获各界好评,

  • 标签: 艺术博览会 北京 华丽 农业展览馆 VIP 文化
  • 简介:戏剧系06学员于3月22日至3月31日;4月16日至4月26日;5月5日至5月12日,在教学楼308教室,分别演出了戏剧系牛娜副教授改编并导演的三幕话剧《蜕变》;戏剧系王彦波教授改编并导演的小剧场戏剧《谁该负责》和四个独幕剧《我爱桃花》、《五个女人》、《橘子红了》、《灵魂拒葬》。演出取得了成功,展现了戏剧系的教学成果。

  • 标签: 戏剧系 演出 学员 毕业 《橘子红了》 小剧场戏剧
  • 简介:在师范美术专业开设创作课,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师范美术专业旨在培养初中美术教师,不是培养画家。开设创作课不仅转移了培养目标而且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至于师范专业的专科,修业时间短,课程门类多,毕业前夕还要组织教学实习,因而安排创作课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我系美术专业教师,从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知识技能的结构和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诸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对师范专业的创作课如何开设,作了切合实际的设想。实践证明,师范专业开设创作课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是:

  • 标签: 师范专业 课程门类 四级 学生专业思想 教学实习 实践证明
  • 简介:在艺术创作中,作品,展览场域,观众,一直是艺术创作者除作品本身外考虑的最多的三个因素。从传统的只是把作品展示在展台,观众围观来看的展览方式发展到根据展览现场来制作,布展作品,期间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文是本人在湖北美术学院2011陶艺班进行的实验性教学,针对以上的三大要素进行的对展览空间,观众展览互动,展览空间与创作空间的关联性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并进一步对教学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以此能继续探讨三者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 标签: 创作空间 展示空间 实验性教学
  • 简介:“伤痕展陈”是以纪念灾难事件为目的的特殊设计命题。对于512抗震纪念设计而言,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展陈带给设计界诸多借鉴和反思意义。着眼于个体对灾难创伤的怀念与倾诉,以及群体对生命、民族精神等的感悟这两个大的方面。以设计启示的方式思考分析了512纪念的“伤痕展陈”应关注和反思的展陈体验设计及其蕴含的设计文化.灾难的纪念应重点传递出的抚慰心灵与致敬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构建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多元性.

  • 标签: 伤痕展陈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 设计伦理 精神文化遗产
  • 简介: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工具,用特定的内容来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从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史来看,每一次对教科书的编订都会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主流形态,是对文化的再一次选择.本文以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分析样本,对其范文系统中蕴含的文化构成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

  • 标签: 语文教科书 范文系统 文化类型 分析
  • 简介:2016年6月15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文房砚为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房制砚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拉开帷幕。作为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精品展汇集了洮河砚、澄泥砚、端砚、歙砚四大名砚传统制砚技艺的代表作品,小器中闪耀出大匠之精神,厚土里淘出唐宋的金声玉振。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恭王府 国家级 学术研讨会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