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柳子,也是被长期"遗忘"的画家--自从1949年在刚解放的杭州开个展之后,他的名字几乎就没有在画坛出现过.直到他逝世十年,我们才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了他的遗作展.抚今追昔,人们又慨叹不己.①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绘画又怎样呢?

  • 标签: 柳子谷 画家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人生历程 绘画理论
  • 简介:学者、德艺双馨艺术家。书法从二王出,线条流畅奔放,字如其人,具有强烈的个性魅力,且是小提琴收藏家,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意、德、英、法等国数百年间的古典小提琴一百多把。是当代石制钢琴、小提琴、二胡的创意者和制作者。联合国原秘书长加利、美国原总统布什、德国原总理施奈德、英国查尔斯王子等收藏其书法作品并观赏其收藏的小提琴。

  • 标签: 书法作品 个性魅力 二王 创意者 欧洲文艺复兴 施奈德
  • 简介:戏剧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发挥着何种文化功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休闲?还是城市文化品质构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什么"上海文创50条"中会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艺业态与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深长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现代戏剧 进行时 隐忧 成功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文化品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按]聂危实验水墨展子2001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在南京博物院现代艺术馆举办。这是画家在大学毕业20年.从事实验水墨10多年来首次在居住地之外举办个人画展。参加28日开幕式的有宁、扬两地的美木工作者、美术院校学生.新闻记者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当天座淡会的有江苏画坛和美术批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由批评家顾丞峰主持。聂危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尝试现代绘画语言,80年代末从事实验水墨创作,90年代创作的《凡高系列》经《江苏画刊》推介,在国内画坛有一定反响。此后聂危埋首读书,长期默默耕耘而不求闻达。出于自我人格拷问和终极意义追问的内在需求。他以水墨媒材的自由宣泄,以人物(从英雄转向大众)等媒体图像为符号的理性构成与反理性表现。逐步确立对当代文化危机、个人心灵冲突以及对理想主义关怀进行视觉阐释的悲剧性抽象风格(参见聂危《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 标签: 实验水墨 现代主义 文化理想主义 踪迹 中国社会形态 多义性
  • 简介:戏剧能够以诗意与美学的意境,将舞台打造成摄人心魄的美学体验、重新发现自己的殿堂。从这一点来说,本届戏剧活动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聚焦,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戏剧的天地可以有多广阔。

  • 标签: 现代戏剧 上海 原创 市民 大师 国际
  • 简介:撷唐宋之精英 漱元明之芳润──王石的艺术分期与成就陈履生如果将清·顺治四年(1647)王石十六岁随张珂学画作为他绘画生涯的起始,那么到他八十六岁去世为止,王石与丹青水墨的交道则有七十年的历史。就抽象的时间而论,这一时间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已不算短暂...

  • 标签: 王石谷 艺术成就 艺术分 王时敏 恽寿平 “集大成”
  • 简介:晚清沪上画坛,活跃着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虚,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一位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画僧,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海上三杰"。虚所处的时代,正是风云变幻的年代。帝国主义逼迫昏庸腐败的清政府签定了

  • 标签: 虚谷 绘画艺术 内美 冷隽 吴昌硕 任伯年
  • 简介:戏剧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发挥着何种文化功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休闲,还是城市文化品质构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什么"上海文创50条"中会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艺业态与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深长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城市文化品质 现代戏剧 上海 增添 国际化大都市 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