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观察何玲的艺术创作,直到今天他即将做阶段性总结的个人展览时,我才对他的艺术做个认真的评论。因为我始终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自己的事情,别人尽管可以在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指指点点,但是效果有限,最终作品的成立还是要依靠艺术家自己的思路和能力。通常评论都是在面对艺术家的成品进行评论,好与坏已经是定数了,评论也就是对这些好或坏的作品做个必要的分析和提醒。

  • 标签: 艺术创作 放纵 身体 阶段性总结 艺术家 评论
  • 简介:本文针对香港后殖民时期混血儿在大众媒体中被想象的象征性身份,讨论此身份作为消费符号与身体景观的当代意义;进而,纵向比较研究混血儿在殖民时期的社会境遇,讨论“混血儿”这个概念由污名化的“种族”变为美化的“身份”的历史进程;最后,通过剖析混血儿这一象征性身份如何由体制性的绝对“种族”演变成当代视觉阅读的想象符号,本文试图解构殖民种族主义与后殖民视觉想象之间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渊源。

  • 标签: 视觉想象 后殖民 混血 景观 身体 香港
  • 简介:司马迁在塑造项羽形象过程中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冲荡了丑化项羽形象的宣传堤坝,塑造了一个有违汉朝官方叙述的反秦英雄形象;二是跃过了儒家“德”、“力”对峙的思维藩篱,塑造了一个有违儒家道德的悲剧英雄形象。太史公笔下的项羽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不仅继承了上古神话英雄不畏强权的抗争意识与悲剧精神,更大力彰显了古代贵族文化的诗性光辉。

  • 标签: 司马迁 项羽精神 形象探索
  • 简介:自从20世纪末普通高校开始扩招,高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迎来了发展机遇,不少综合性高校开始设置音乐专业,音乐专业的教育规模也不断地得到扩大。但是,在快速发展中,音乐专业教育的各种问题也迅速地显现了出来,如:高等音乐教育的学习门槛降低了,造成了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的超编,造成音乐器材、演奏场地等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规模扩大造成师资严重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导致近年来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明显下滑,其中钢琴教学质量影响最为严重。可高校音乐专业中,钢琴课又是基础必修课程,琴房、钢琴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师资的短缺,使得传统的钢琴"单人课"已严重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正常教学,"小组课"的设置在高校中已普遍出现。钢琴教师如何去适应

  • 标签: 小组课 教学探索 课教学
  • 简介:西方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为传统音乐研究开拓了新视野,使其经历了从“曲理”整理到“乐理”研究,再到“学理”探索的发展历程。同时,一些学者也在前人传统音乐的“乐理”研究中,提炼和梳理了方法论,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民族音乐学,旨在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学“学理”体系,在传统音乐的研究领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学理 乐理 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 简介:话剧进入中国后就开始了民族化进程,1932—1937年河北定县戏剧实验作为早期民族话剧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剧本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要有富于时代感的题材内容、完整而富于动作性的结构、“演出设计”式的写作方法。同时,定县戏剧实验创造民族话剧的整体构想、对话剧作为舶来品的清醒认识和学习的气度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民族话剧 剧本 定县戏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