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不久前,韶关戏曲优秀传统剧目展演,不仅给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赢得热烈的赞扬声;还引出了人们长期关注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展演的四个剧目是被誉为"山茶花"的粤北采茶戏,除《睄妹子》用普通话演出外,其它都以客家话演出。有人赞扬说:"举国上下推广普通话,粤北采茶戏改用普通话演出,扩大了服务面,能吸引更多群众,改得好!"这不是什么新鲜理论,而是似是而非的"旧闻"的翻版。它使我想起了,往事:在十年浩劫后,原韶关专区有个掌大权的同志说:"粤北采茶戏只有改用普通话演出,才能登上大雅之堂,争取更多的观众。"在这似是而非的"指示"压力下,有些专业采茶剧团改用普通话演出,而客家地区群众以"罢看"抵制改用普通话演出的采茶戏。剧团眼看此路不通,又改为"两条腿走路",即在农村乡镇演出用客家话,到县城、工矿演出用普通话。这样的社会效果也不妙,县城、工矿干群嫌她"没有‘茶’味了"!知识文化界批评她"不伦不类,倒人胃口"!有些演员也很反感地说:"我们今晚在农村演出讲客家话,明晚我们到矿山演出讲普通话,有时同一晚演出,时而讲客家话,时而又讲普诵话。

  • 标签: 推广普通话 粤北采茶戏 客家话 山茶花 演出 客家地区
  • 简介:寒冬腊月,粤北山城——韶关市的戏剧舞台一派春意盎然。全市迎接新世纪新剧目调演于2000年12月22日在韶关剧院拉开帷幕。一连8个晚上,韶关市8个艺术表演团体先后登台演出了8台新戏。这其中有韶关市采茶剧团的现代采茶戏《霜雪山梅红》、曲江县采茶剧团的现代采茶戏《借婚记》、翁源县采

  • 标签: 剧团 采茶戏 戏剧舞台 戏剧活动 演出 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