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生态化”教学体系就是将教育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耦合并形成系统的、动态的、平衡的教育活动的一种体系。它提倡教育应当顺应人的天性和教育规律,这与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以及“整体”、“内生”、“系统”的深层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从“生态化”教学的内容、模式以及空间领域三个方面入手对“生态化”教学体系这一新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生态化”教学体系 系统 动态 平衡
  • 简介:仕西方艺术话语霸权的笼罩下,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总是占据着国际艺术舞台的边缘位置,可是,国内艺术界人士却不愿安守这样的现状.近几年,以上海、北京、成都等为中心的都市,积极地促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关当代艺术的盛事,先后举办了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会、北京艺术博览会、成都双年展等等.假如控制"非典"的势头良好,北京双年展也将于今年举办.这些由中国人自己举办的现代艺术展览,在国内艺术舞台上遥相呼应,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独特景观.

  • 标签: 中国 观念艺术 生态主题 艺术形式 艺术家 自律性
  • 简介:在人类文化生态圈内,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然而,艺术的生态位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尊重,由于人为的原因,艺术的生态位往往产生偏移.艺术经常"越位",被迫做着它不该做的事情,承担着它不该承担的过于繁重的责任.时下,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艺术生态位偏移的现象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愈演愈烈的景象.本文在总结艺术史中艺术生态位的偏移现象与调节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借重生态生态系统调节的理念,从空间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两个方面,对艺术生态位进行有效调节,让艺术回归自己的空间生态位,发挥它独特的生态位功能.

  • 标签: 艺术 生态住 偏移 调节
  • 简介:在成都,一个以生态艺术为主题,以场景更新为形式关怀的观念艺术创作群体正在逐渐成长。1997年7月19日,戴光郁等9位居住成都的艺术家自发组成了“719艺术家工作室联盟”,“强调艺术家个体精神的存在价值,尊重艺术家实践的个人性话语生成方式”(引自“719艺术家工作室联盟缘起”)。“719联盟”的艺术家,在用艺术图式呈现艺术观念方面,不但自觉选择了装置、行为、视象,而且还将大地艺术中

  • 标签: 生态艺术 行为艺术 艺术家 成都 艺术观念 作品
  • 简介:楚绘画作为上古时期的地域性艺术事象,同时受到巫鬼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和神秘玄怪的审美趣味,即原始性.它貌似原始艺术,始终不是原始的,而是现实的.楚绘画存在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以造型谲诡、色彩艳丽、想象奇特、情感外露的富于抽象形式美感的艺术图式,在上古时期的中国、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显出较强的艺术独立性.

  • 标签: 楚国 绘画 原始性 文化生态 巫风
  • 简介:<正>民族电影这个概念,我想有两个内容组成。一、以民族区域里的生活为题材的;二、民族区域里的制片厂生产的。不过我觉得这个概念实在有研究的必要。首先,社会正在发展,尽管还有母系社会残余,但我们不仅早已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闭锁状态,而且已经或正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

  • 标签: 电影艺术 戏剧性 民族电影 生态 民族区域 电影作品
  • 简介:在历时三天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了"全球化与生态批评"专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青年学者叶舒宪、高旭东、王宁、孙景尧、王一川、陈晓明、陈跃红、陶东风、肖鹰、冯川等.赵白生(北京大学)、张旭东(美国纽约大学)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 标签: 生态批评 王一川 陈晓明 中国比较文学 叶舒宪 主题
  • 简介:世纪之初,“原生态文化”概念渐热并流行于文化领域。做为“原生态文化”重要内容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学界对“原生态民族歌舞”这一概念尚有不同理解和界定,但给出—个定义性的简要描述,还是必要和可能的。“原生态民族歌舞”,是指传承有时、有序且有一定流行范围的完整或较为完整保存了历史形态和信息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

  • 标签: 原生态文化 民族歌舞 市场化 云南 文化领域 歌舞艺术
  • 简介: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统艺术等有形和无形文化艺术遗产在其原产地由居民进行自发保护,从而较完整地保留社会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的一种博物馆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对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重视原生态社区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将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和有效的途径,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当代文化创新资源,当代文化创新的高度常常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生态博物馆 传承 民间 民族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