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其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北京培训基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央党校、福州美术馆、济南博物馆、武汉长江艺术家美术馆、桂林市博物馆、埃及大使馆等收藏。2015年11月应邀在世界艺术圣殿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画展,荣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被授予“百名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被评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潜力的中国花鸟画100家”、2011—2012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中国花鸟画家。2016年当选为文化部《中国艺术博览》、中国文联《神州》杂志封面人物,最受市场欢迎的百强书画家,当代十佳优秀花鸟画家。2018年5月当选为吉尔吉斯文化部推选的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中吉国礼工程艺术家。

  • 标签: 作品
  • 简介:玉良的版画创作绝不是一时兴起的偶尔为之,而是其专门的一项艺术创作门类.其作品题材包含动物和人物等,从版种上讲有木刻版画、石膏版画、腐蚀性版画等通过对玉良版画的解读,可以看到她的版画创作多元化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对艺术创作上的富有激情的非凡可贵的探寻创作的实践精神.她的版画创作,是她一生艺术创作的一个侧面,无论是与生活自然的对话,还是对人体艺术的不断探寻,这一切都是她在“合中西于一冶”“由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忘我也”路上的一个求索的履印。

  • 标签: 潘玉良 版画艺术 中西融合
  • 简介:一九五七年生于辽宁省西丰县。先后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年连系贺友直连环画工作室。现为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壁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民进画院院长。曾任深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国画、连环画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第六届、第七届、十届、十一届(中国画、连环画、壁画三件同届入选)美术作品展览。二○○四年创作国家文化工程项目大型广场铸铜浮雕壁画《中华生育文化演绎图》。二○○九年创作百米巨幅石雕壁画《大禹治水》。出版连环画作品五十余部。

  • 标签: 深圳大学 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 《大禹治水》 艺术学院
  • 简介:鲁生是当今中国研究民间艺术的精英人物。在山东学人圈中,他是一位我很愿意接近的朋友。前些年,他每有新著问世,总是惠赠于我。读着那些体大思精、条分缕析、深中肯綮、探骊得珠的著述,常令我扼腕。在近日的一次朋友小聚时,他赠我一本由德国雅知出版社刊行的《鲁生彩墨艺术》的精美画册,并在另一个大信封里,装满了他新近创作的即将结集付梓的画作照片。回家后灯下赏读,那一帧帧雅韵欲流的有彩的画,无声的诗,让我倾心折节,欣幸自己再次开了眼界。

  • 标签: 潘鲁生 艺术人生 精英人物 民间艺术 中国研究 条分缕析
  • 简介: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开幕时间:2013年3月9日下午4时展览时间: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3层、4层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每天10:00-18:00,周二闭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联系电话:8610-58760600-100网站:www.todayartmuseum.com

  • 标签: 作品展 潘公凯 弥散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 主办单位
  • 简介:伟行很帅。我觉得,在演艺圈子里,他属于电影演员项堃那种类型。十几岁时,我看项堃在《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里扮演的张军长和徐鹏飞,虽然都是反面角色,可我却从饰演者本人夹带的傲气甚至冷漠中感觉到英气,这丝毫没有奶油味的男性气质使我格外着迷。

  • 标签: 屈原 摩托车 男性气质 认认真真 当演员 电影演员
  • 简介:《图像学研究》一书通过对图像的讨论,不仅实现了对这些图像的图像学解读,也使得这些解读成为一种“图像”,勾勒出人存在的种种状态,用以书写作者心中对于人的基本认知,暗喻着关于人的价值与人的界限的讨论。此书可视作诺夫斯基利用学术研究,传达心中对人文精神之理解的作品。

  • 标签: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解读 人文精神
  • 简介:一九二七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国内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社会逐渐稳定。六月十七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在他十一月二十七日主持召开的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的第一次会议上,

  • 标签: 潘玉良 成就 西画 归国 留学 国民政府
  • 简介: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自然系统和物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知识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开始重新组合,进而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引发新的生态危机。当下我国乡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土地和政策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滞后,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和综合生态人居环境呈现不协调的现象,文章以研究迁西大水库环湖片区乡村协同发展低碳生态规划为例,着重针对生态环境污染、乡土景观风貌控制、农业基础建设、地域性低碳技术、乡村可持续建筑的技术以及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施行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案,在构建乡村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生态策略中找到新的符合该地域特殊属性的动力点,为弘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家战略而不断发挥地域能动性作用。

  • 标签: 低碳生态 乡村人居 生态设计 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