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6月8日,上海徐汇艺术馆举办了一个敦煌乐舞专题展,400平米的展厅,讲述了纵跨1000多年的乐舞壁画。原本只计划展出两个多月,结果因为观众反响热烈,先后三次延长展期,最后在五个月间吸引观众达80000余人,其中不少是从其他城市特地赶来观展的人,观众留言多达30余本。策展人说开幕前她觉得展览'很一般',但观众给出的反馈却出乎意料地好,在没有媒体轰炸报道的情况下,仅仅凭借朋友圈的传播效应就成为沪上人气最高的敦煌展。五个月里,这位后知后觉的策展人逐渐有了一些'马后炮'的发现—她说'直到展期的最后一天,这个展览的策划才终于完整了'。

  • 标签: 策展人 敦煌壁画 敦煌石窟艺术 专题展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涉足名人信札收藏的继孝,如今已经是此领域的知名收藏家。但在刚开始,他第一眼相中的收藏,却并非信札。“那时的我也是个文学青年,经常给报社、杂志社投些小稿。当时很多刊物的主编是知名文化人,比如有作家浩然、刘绍棠,他们给我回信,我就收藏下来。”继孝说,自己最初是个集邮爱好者。因为邮票除了它的图案很美和较稀少外,还有感情上的因素。

  • 标签: 信札 20世纪80年代 真情 手稿 收藏家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交响乐快速发展首先来自个性表达的执着率真,其次来自创新精神的执着钻研,结合国外前沿的创作技法与海派文化的视角融合,再次来自精微细腻的写法风格。这些都是交响乐宏大音响大厦构建的基础,精雕细琢,巧手绣花,从而展现出交响乐特有的海派雕梁画栋之感。上海交响乐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非凡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享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在交响乐的学术探索与普及推广上始终立足潮头,令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 标签: 交响乐队 作曲家 朱践耳 徐孟东 许舒亚 音乐会
  • 简介:旭改编自老舍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内含六则短剧:《话剧观众须知》《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老舍赶集》以中产阶级市民生活为题材,以建构文明合理的现代生活方式为旨归,从道德反思的角度批评了损害他人、沉湎于物欲、盲目崇外、奴役妇女等不文明行为,从理想人性探讨的角度肯定了兄弟友爱、牺牲自我的美好情操,从理想生活方式追求的角度展望了都市和乡野的两种诗意人生。《老舍赶集》还对京味儿文化的重生与流逝,抒发了叹惋之情。旭在改编中总体上以彰显老舍原作精神为己任,又在少数细节变动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些许不同理解,更在艺术形式的转换中展示了充沛的创造力。

  • 标签: 老舍赶集 方旭 市民文化
  • 简介:旭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专业导演,在八年的时间中一直坚持做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自他成功改编并演出了独角戏《我这一辈子》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把老舍的经典作品又陆续改编成五部话剧,并且每部话剧上演后都能获得成功,得到戏剧界、研究界和观众的认可和好评。笔者以为,旭以一个现代作家的作品改编及其演出所获得的成功,并不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个体现象,而是应该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从中找出当代话剧在改编创作、表演形式以及观众接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当下话剧的发展提供一点点可资借鉴的思路。

  • 标签: 方旭 老舍 话剧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