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很多时候坐在剧场里,我都会想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坐在这里?我在看什么?我们要承认,在艺术领域,所有话语只有在言说之时才具有生命,已经说过的东西无需再说。同一种表现方式不能重复地用两次;照搬前人使用过的形式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样的,对于剧场而言,演员的动作、表情、与观众的互动在每时每刻都呈现着不同,所以剧场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唯一性”。正如导演赖声川所说,“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在剧场短暂的那一刹那中,演员和观众同时知道,他们彼此经历的共同经验是唯一的。灯暗、幕落,即使是同一个剧团,同一个剧本,同一个演员阵容,这一场演出永远再也不会重现。”

  • 标签: 剧场 空间意义 当代 演员阵容 同一 吸引力
  • 简介:与大型的博物馆/美术馆机构及商业画廊所操控和主导的主流体系相比,非营利艺术机构的面貌是更为独立的,更为提纯化的艺术语汇表达。当然,博物馆/美术馆机构也是非营利艺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来看,这一界定愈来愈面临着边界模糊的挑战。本专题聚焦"非营利艺术空间"这一语词概念,提请从学术梳理和案例调研的角度去关注这一作为"第三力量"存在的广大疆域。严格意义上的非营利艺术空间可以是更有原生性,自发性和实验性的场所,对于一个良性健康又茁壮的艺术生态系统而言,这一类型的艺术空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空间形态,而是对"新的可能性"这一老生常谈的,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展望,也是一个前行方向。

  • 标签: 艺术空间 非营利 力量 艺术机构 边界模糊 生态系统
  • 简介:美丽的广州我的家,有现代化的广州塔,也有古朴的西关大屋;有四季常开的花儿,也有流光溢彩的夜景;还有车水马龙的街道,和便利的交通……在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前不久,詹桂林老师带着同学们出去写生,画出了下面这些特别的作品。而你,又会看到城市的什么美景呢?

  • 标签: 城市 西关大屋 现代化 广州 夜景 街道
  • 简介:今年,我们将推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主线的专题,这是一个磅礴而有趣的题目,因为可以说的太多了。这两年,上海也在全面重提"海派"的议题——一个每谈每新的议题。一年多前,上海就明确了"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任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是自成一体。打响上海文化城市品牌,三种文化不可或缺。

  • 标签: 城市文化品牌 海派文化 江南文化 上海文化 红色文化 城市品牌
  • 简介:万叠戏文唱影卷,个个影人立心间。有名有姓有本源,有头有身有周全。有姿有态有眉眼,有声有色有苦甜。有情有意有肝胆,有来有往有悲欢。前尘影事皆成幻,花开叶落年复年。——现代襄阳花鼓戏《灯影老屋》这二十年来,我一直想从热闹的宏大叙事返身“人”的微观现场,再极目宇宙大千。

  • 标签: 花鼓戏 四维空间 现代戏曲 襄阳 创作 宏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