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年来,中国学术界有关古代少数民族佛教及佛教音乐历史的研究。一直因为史料(尤其是汉文史料)的匮乏而难以向纵深发展。其实,史料的来源及使用应该是多元的。除了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史料的发掘外,西文游记中包含的许多外国传教士、政府官员、学者等相关记载见闻,也能够为我们的学术视野所难以企及之处给以填充或补白。本文系笔者近年来研究工作之余,从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的角度,对部分相关中文翻译史料进行的爬梳整理,发表在此与相关学者共享。

  • 标签: 文字史料 音乐文化 佛教 古代 游记 仪式
  • 简介:以往的鄂温克族敖包祭祀仪式音乐研究,以无声的影像资料为研究起点,引起对于视觉人类学信息残缺的质疑,加之田野调查过程中“身体凝视”与互动仪式的切身体验,引发音乐人类学与人类学的对话与反思,因而有必要提出书写“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的构想,以及关注看、听、嗅、尝、触多种感官经验与个体体验的研究模式。“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需要音乐文化认知过程的“三层次”:底层立足于对表象的“全息式”感知,着眼于近景;中间层次关注情感体验与“互主体”间的情感互动,着眼于中景,强调在仪式音乐和情感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第三层次是对于概念、信仰、思想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理想的“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应追求全息式的生理感知、全身心的情感体验、全方位的心理认知。

  • 标签: “全息式”民族志 认知“三层次”说 鄂温克族 敖包祭祀 仪式音乐
  • 简介:广西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仪式是穆斯林重要的宗教生活,而在仪式过程中,仪式音乐则始终贯穿其中。文章通过记录一场伊斯兰教礼拜仪式以及对广西回族伊斯兰教仪式中最常见的三种曲调"宣礼歌""诵经调""赞圣调"的分析,展示了广西回族宗教仪式音乐的基本形态及在仪式中的使用情况。

  • 标签: 广西 回族 宗教仪式音乐
  • 简介:本文阐述了"喎囊海"(Vaiznaegzhaij)祭祀仪式的成因、程序内容及音乐特点,分析该仪式音乐的民俗特质,从而更好地探究了壮族"喎囊海"(Vaiznaegzhaij)祭祀仪式的信仰文化及艺术价值。

  • 标签: 那坡壮族 “喎囊海”(Vaiznaegzhaij)仪式 信仰 音乐
  • 简介:天主教入传广西,现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境内设有天主教堂和活动点100座左右,教友6万多人。弥撒仪式是天主教的核心礼仪,而仪式中的歌唱是信仰者自我情感宗教化的外在显现,是增强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的真实形式。由此,音乐具有揭示仪式的重复性和保守性特征,是连接"参与者"与"仪式象征世界"互相交织的宗教情结,可深入的引发信徒在感情上对神圣事物的主观投入,在"歌唱是双倍祈祷"的教会古语中,最终衍生出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和挑战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广西天主教 弥撒仪式 歌唱 同宗音乐特征
  • 简介: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保存着一种十分古老的音乐,今名叫“泉州南音”,过去称“泉州弦管”。她使用的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简陋古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无不扣人心

  • 标签: 中国 泉州南音 古代 音乐历史 文化遗产 佛教音乐
  • 简介:音乐是人类社会的本性之一,是人类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皆有的自我变现形式。音乐人类学探讨音乐的思维观念、社会组织、物质文化等方面,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音乐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习得的音乐模式,也是一种声音景观。文章主要探讨仪式音乐从社会性别二元区分到多元交融汇流的社会进路,从音乐社会与社会性别、仪式音乐中的阴阳话语、仪式音乐中的女性主义、音乐性别的社会动力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梳理仪式音乐的话语问题和解构办法,进而思考社会性别张力扩展出的多元音乐教育的意义。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仪式音乐 社会性别 二元结构
  • 简介:西双版纳和景栋有着共同的佛教节庆(如泼水节、安居节等)及其他传统节日,傣族和布朗族(泰娄人)等在节日和平时的宗教文化生活中使用着同样用经典傣文书写的贝叶经和课诵经腔、一脉相承的铆钉大鼓、象脚鼓、锥锣和钹等传统乐器,由此形成了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并因此同属于“傣仂南传佛教亚文化圈”。如今,两个地区虽然为国界和河流所阻隔,成为“最难询访的近邻”,但其佛教文化及其音乐文化的脉络却仍然保持完好,并在当代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的音乐现象差异及其文化认同问题,值得对之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 标签: 景洪 景栋 泼水节 南传佛教 仪式音乐 文化认同
  • 简介:近些年,学界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传统仪式音乐的研究日渐兴盛,但这些研究更多指向于宗教、丧葬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嫁仪式音乐,鲜有把目光投向汉族地区的婚嫁仪式音乐。而事实上,相对于前者,汉族传统婚嫁仪式受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更大,消失速度更快,因此更需要研究者关注。由此笔者拟对汉族聚集地中传统婚嫁仪式最为著名的湘南嘉禾伴嫁哭嫁仪式进行研究,通过史料记载、音像素材、本人亲身经历与调查采访,从仪式的溯源、仪式的过程、仪式的角色、仪式的道具、仪式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切入,试图展现嘉禾婚嫁仪式并阐释其蕴含的人类学意义。

  • 标签: 嘉禾 伴嫁 哭嫁 仪式 音乐
  • 简介:近期,周海宏先生发表了文章《音乐何需“懂”——重塑审美观念》,文章开篇以“高山流水”的故事作为引子来谈论音乐理解问题。他指出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形式,并不包含视觉化、概念化的内容。既然音乐中不存在“懂”的对象,还需要去“懂”吗?

  • 标签: 高山流水 理解问题 音乐 “知音” 古代 “懂”
  • 简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石,“中庸”哲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哲学背景,并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诸多问题,最终归结到“和”字上得到了解决,另外,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庸”哲学思想在音乐美学领域的精神外化。当然,由于这一哲学思想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认识阈限,形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早期繁荣而后期衰落的发展状态,及只重视音乐的外部关系研究而忽视音乐本体研究的范畴局限,这对于当今音乐美学思想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中庸 音乐美学 影响 启示
  • 简介: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以仪式音乐表演为对象和路径,借以观察和揭示人们在其音乐表演活动中如何经由和利用仪式表演行为,将观念性音乐文化深层模式转化为音声表象的过程和结局,并辅以必要的阐释性分析和文化反思。该类课题研究尤其关注定点、定时的聚合型仪式仪式化表演文化活动和在场的、即时性的仪式表演行为过程;对于聚焦式田野考察活动中采用观摩、摄录方式所获取的原生性音声资料也给予特殊的重视,同时兼采通过参与、融入考察方式所获取的随机性、原生性音乐资料。在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拓展至跨界族群音乐文化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运用以个案为中心的长期定点考察和以线索为中心的长短结合的换点、多点音乐民族志考察方法。

  • 标签: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人类学民族志 聚合型—离散型仪式 聚焦式田野考察方法 融入式田野考察方法 少数民族音乐
  • 简介:  自然界的演化以混沌初开为起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自然演化史中,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生存形式和社会模式.在人类进化的初级阶段,繁衍后代是产生家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一个物种得以延续和壮大的最基本条件.……

  • 标签: 仪式艺术
  • 简介: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指出:“只要存在集体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产生和复制社会关系的作用”的仪式,因此,无论是宗教活动中的祈祷、忏悔、诵经、禁忌和祭祀,还是日常生活的宴庆、聚会等等,作为一种仪式,其目的就在于或明了或含蓄地表达和重申一个社会对某些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信奉,督促人们学会怎样接受某些信仰,并以社会公认的方式来表现这些信仰。在这个意义上,戏剧表演的仪式性首先就体现在它的对象是作为一个集体的观众。这不仅因为一个剧本的演出需要来自观众经济上的支持,观众上座率的多寡往往直接决定该剧本

  • 标签: 戏剧表演 古希腊戏剧 理性精神 戏剧演员 仪式性 人类学家
  • 简介:关于回族古代音乐研究的若干思考可归纳为"三不""三法""三惑"。首先,研究回族音乐的历史应贯彻"三不"原则,而持有广义的回族音乐观,寻找多方线索,认识回族音乐的融合性:其次,将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回族的历史、中国音乐的历史紧密联系,将回族音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以探讨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格局呈现的"三法"之势,包括减法、加法与不增不减法;最后,历史地看待当代回族音乐存在的"三惑",即在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格局的认识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对其做出解释。

  • 标签: 回族音乐 回族古代音乐 回族当代音乐
  • 简介:  东方的思辨  汪晖:最近系统地看了你的作品之后,我感觉你的作品里具有文人的两重性,一方面是专业艺术家的精工细刻,另一方面是文人式的幽默和把玩.……

  • 标签: 仪式蔡国强 爆破仪式 蔡国强汪晖
  • 简介:仪式也是文本,东巴仪式表演文本是以口头演述与仪式表演互为文本的。平行结构是东巴口头传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而在与东巴口头传统演述相结合的仪式表演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句法结构。从东巴仪式表演类型分析,其结构可分为以下并列平行式与递进平行式。在东巴仪式表演中,表演类型有着严整的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从最小的表演动作到表演步骤、表演程序、表演类别形成了金字塔式结构,同时也构成了各种仪式类型及表演类型。

  • 标签: 平行式 东巴 仪式表演 口头文本 仪式叙事
  • 简介: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乐人群体之一是女乐,她们色艺兼营、生活悲惨,但其音乐艺术成就在中国音乐史上十分辉煌。乐籍制度实施后,女乐的生活和执业都被制度强化了,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乐籍制度解体后的晚清。王韬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政论家,并著有多种关于青楼女乐的笔记,《花国剧谈》即代表作之一,记述了晚清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著名女乐的多则事迹,对于其中女乐的音乐艺术也有较为细致的描绘,可谓研究女乐的重要史料。本文试图梳理《花国剧谈》中的女乐事迹及其音乐艺术,由此说明晚清女乐的特征及其对中国音乐史的意义。

  • 标签: 女乐 乐籍制度 晚清 《花国剧谈》 王韬
  • 简介:<正>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力改变自然物的开端。早在八千年前,我国的先民就会制造和使用陶器。

  • 标签: 广西地区 陶器 出土 钦州 水波纹 装饰艺术
  • 简介:戏剧的缘生形态一直为戏剧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们所关注。尽管亚里士多德曾经为戏剧作过经典的论述,但毕竟在戏剧发生学方面仍有一些谜团尚未彻底解开;直到今天仍不少的质疑者、反对者。本文试图从戏剧与仪式的关系入手,借助人类学的仪式理论对西方戏剧的原始形貌进行探讨,并试图说明戏剧原本就是祭祀仪式的一种雏型和演变,二者互疏互证.揭示古希腊戏剧的一些肇端性因子。

  • 标签: 古希腊戏剧 剧作 仪式理论 原本 西方戏剧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