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学术界在文化转型中迎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新研究热潮,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了很大进步。一系列作家作品、传记、国外优秀研究成果被译成中文并出版,中国学者也纷纷从文学、美学、宗教、哲学、历史等角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丰富性。国际学术会议召开和“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成立为中国陀氏研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本文在梳理新世纪十五年问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译介研究成果、学术活动和组织情况基础上,总结其主要特点,并在与国际陀学界比较中对接下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陀恩妥耶夫斯基 中国译介与研究 新世纪 文化转型
  • 简介:京西外研社大厦里暖秋北京这个深秋,凉意似乎不比往年,于深秋在京西外国语大学别致外研社大厦中举行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周年年会,也同样始终洋溢着热烈和温情。在为期四天(11月11-14日)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俄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回...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文学研究 1980-2000年 综述
  • 简介:近来,国内外对斯大林不同看法又引起一阵不大不小波澜。因为观点、立场、信仰不同,对一个政治历史人物有不同看法和评价,本是正常。各种不同价值尺度和取向为人们崇拜任何类型历史人物或为之辩护提供了足够依据。可惜,大多数至今仍在歌颂斯大林的人没有这种勇气,不敢亮出自己价值尺度。199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第4、5两期连载一篇文章《并不神秘斯大林——记者维·科热米亚科哲学博士理·伊·科索拉波夫教授谈话之一、之二》,就是这类文章典型代表。

  • 标签: 列宁 斯大林 政治历史人物 价值尺度 共产党 历史现象
  • 简介:<正>今年是十九世纪杰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周年。近年来,苏联对他创作和思想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些什么研究成果?还存在哪些争论问题?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外国文学工作者所关心。现根据我们所见到书刊资料,把有关情况整理介绍如下:

  • 标签: 屠格涅夫 洛夫 心理分析 俄国文学 苏联文学 艺术世界
  • 简介:苏联解体后俄国民众文学观念发生了怎样变化?当下俄国大学和中学如何面对本土文学史?在普通居民阅读中(俄国是世界上最热爱阅读文学国度之一)哪些作家属于经典?这种阅读对支撑当代俄国社会转型有怎样积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是国际社会和中国人颇为关注。然而,局限于当代俄国学者所编撰《俄国文学史》教科书是找不到答案。因为这次文学史变动、文学观念变迁、审美革命等远不是学术界同仁个人行为,而是在一个宏大语境下发生社会性行动:20-21世纪之交因为疆域变动、民族国家重构、政治制度重建等原因,俄国这种社会性巨变导致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型,而且当代俄国文化转型具体语境是相

  • 标签: 民族主义 俄罗斯 本土文学史 审美导向 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
  • 简介:曾思艺教授等著《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创作》是一部融思想内涵审美意蕴于一体佳作。它结合多种批评方法全面梳理了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理论,并对唯美主义诗歌创作进行了回归艺术本体分析解读,兼顾了文学“自律性”“他律性”,实现了文学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结合。同时,该著还在比较文学视野下探究了俄国唯美主义文学关系,论述了其继承发展影响接受。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俄国唯美主义文学著作,对完善俄国文学发展史、文艺理论史和美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曾思艺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 理论与创作》 唯美主义
  • 简介:99年2月至3月,我应牛津大学大学学院(UniversityColege,Oxford)邀请,去该校做了一个月访问学者,其间,为牛津同行作了题为《俄语文学在中国》报告,该校俄语专业研究生及导师有过几次座谈,并参加了一些相关学术活动,对牛...

  • 标签: 俄语文学 俄国文学 国家图书馆 牛津大学 索尔仁尼琴 俄语专业
  • 简介:我们在宇宙中生活着,宇宙无限宽广,充满了无穷奥秘。地球是生命存在之源,而人则是世界上最进步生命方式。马克思认为,人必须通过哲学进行自我解释。人类得以在这个神奇宇宙中生存和发展,是依靠了各种必要条件。比如,物质、能量和信息(语言)。许多学者认为组成宇宙需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但是人们认识这三个要素时间是有先有后。认识物质最早,因为它最容易认识。“物质”是指一种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占有一定空间、有重量实体。“能量”这一概念是人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才产生,后人们用之来形容宇宙所包含一切推动物质运动动力。“信息”概念产生得最晚,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以后才产生。但人们很早就利用信息来维持生存。比如,在远古时期人们一旦听到虎狼吼声,就知道虎狼来了,便马上集合起来预防其攻击。在这里吼声是载体。信息是指各种事物存在或运动情况藉某种载体从发源处传达到另一个地方运动。信息发源处叫信源,信息接受者叫信宿,从信源到信宿空间叫信道。宇宙间有信息,才有了存在着和运动着物质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信息不是能量本身,而是作为它们表征一些事物,因为信息是不能脱离具...

  • 标签: 文化关系 文字文化 试析语言
  • 简介:在俄罗斯语言哲学史上,巴赫金和施佩特是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同为学术造诣登峰造板的人文学者,在多种学科领域卓有建树。两人在符号学上成就对后来代表俄罗斯符号学最高成就莫斯科一塔尔图学派和其他学者符号观有着直接影响。而施佩特不少巴赫金相似相通观点甚至旱于巴赫金许多年就已提出并且影响了巴赫金。但巴赫金亦超越了施佩特,把符号学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人文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施佩特 符号学 符号 意义
  • 简介:米哈依尔·巴赫金(1895-1975)作为俄罗斯-苏联一位最有影响文化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思考和著述中,为20世纪人类精神思想宝库留下了丰富文化遗产。可以说,讨论巴赫金批评理论和学术思想,早已不再仅仅是俄罗斯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们研究课题,而在更大程度上成了东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学者们共同探讨一个前沿学术理论课题。

  • 标签: 米哈依尔·巴赫金 文化研究 文化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 批评理论 俄罗斯
  • 简介:对话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并使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试图从对话视角分析测试文本语篇意义,强调了测试文本中饱含主体间对话性。测试主体对测试文本解码重构充分说明了对话性对提高测试效度意义。藉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标准化测试中“非标准化”因素对测试效度影响,为提高标准化测试效度提供新方法。

  • 标签: 复调 超语言学 对话 标准化测试 文本 语篇
  • 简介:<正>8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轰动效应文学现象,如反思作品发表、侨民文学回归、以前“禁书”解禁、政论体裁走红、文学派别的论争等等。这些文学现象相比,几乎改革同时出现异样文学引起轰动程度要小得多,然而它重要性却似乎不应在上述文学现象之下。异样文学这一名词是苏联文学批评家秋普里宁在1989年初提出来。然而属于异样文学作品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了。这类作品同几十年来流行苏联文学作品,特别是传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颇不一样。这类作品中相当一部分在改革前“停滞时期”也是禁书,但是它们被禁不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是出于审美情趣习惯:出版部门和广大读者因其所受文学教

  • 标签: 文学界 文学现象 短篇小说 文学作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作家
  • 简介:俄国形式主义以词语为突破口形式主义研究倡导科学、理性精神,彰显“文学性”、“陌生化”、“诗学任务”、“文学系列”等概念及其内涵,这一做法直接导致这一流派对文学独立性、自律性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研究以自足地位,在将文学从文化、政治、社会等附庸中解放出来同时挺立了文学研究独立性。

  • 标签: 俄国形式主义 “诗学的任务” 文学独立性
  • 简介: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从来都不是古井静水,而是像小河之水总是流入人类文化汪洋大海,彼此吸收,相互作用,从不因时间和空间相异而阻隔,只要社会发展截点相似或相近就会产生新景观。俄国托尔斯泰生活时代就是这样,托尔斯泰思想一旦吸收了我国孔子、孟子、墨子和老子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学说就放射出自己特有的宗教观火花。列·尼·托尔斯泰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相距两千多年。他们生活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一个是俄国大文学家、思想家、世界文坛泰斗,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但他们所经受变革社会激荡是相同,他们都目睹了旧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传统习惯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习惯之间撞击,感触到动荡、混乱时期人民渴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脉搏,也都有一颗强烈拯民救世心。他们都探求了拯民救世“良方”。由于他们受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影响,因而,开出“良方”药味有同有异。本文就两份“良方”开出社会背景,“药方”同中有异,“药效”程度等方面做个比较分析。一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残喘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标签: 宗教观老子 托尔斯泰宗教观 老子学说
  • 简介:通告鲜花马·萨里玛夫杨衍春译塔吉·哈吉耶维奇上班经常迟到,准确地说是“办事”耽搁了。不过,当领导就应这样。瞧,今天塔吉·哈吉耶维奇又迟到了。他走进办公区,下属们往常一样站着迎接自己主任。塔吉·哈吉耶维奇和善地向大家点头致意,这时他发现拉利雅不在...

  • 标签: 部门主任 通告 哈吉 同志审判会 “办事” 严重警告
  • 简介:俄国文学在《伊戈尔远征记》辉煌之后蛰伏了500年,从彼得一世起开始对西欧文学进行模仿和追赶,到了普希金时代开始表现出独立意识,到了30年代完成了自立蜕变,其标志就是普希金司汤达在相近时间各自独立地完成了本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品。

  • 标签: 俄国文学 普希金 现实主义 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