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英国有句谚语:"太阳唯一使人讨厌的是它过于强大的光芒,万物在它面前都是暗淡的,偏偏它又不懂得收敛。"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人纵使有着太多的光芒,如果不懂得收敛,也将会被人厌恶。而有了光彩懂得敛,则会越发受人尊敬。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参加全国两会。在休息大厅里,媒体记者都围着他,一时间他成为焦点,其他委员成了背景。

  •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胡安·拉蒙·希梅斯(L]uanRamonJ1menez,1881—1958),20世纪西班牙现代主义诗歌主将、“九八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生于安达卢西亚的莫古尔,早年在塞维利亚大学攻读法律,后来转向写作。

  • 标签: 诗选 现代主义诗歌 诺贝尔文学奖 安达卢西亚 20世纪 代表人物
  • 简介:马德里的风一阵阵风吹来吹去。天空打开又闭合,蔚蓝、洁白而铅灰,在光芒持续狂怒的幻想曲中,有众多黄金和白银的刀子盲目地暴增。城市处于间歇的阴影中,城市上空,颤抖的阳光留下了相当寒冷、忧郁的痕迹,在高高的避雷针上,在一张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从阁楼向外窥视的压抑的脸上,在变态的烟囱上,在那把城市变成船的晾晒的衣物上,在电线上,在某些因为虚弱而殉道的草木而被遗忘的谦卑的花盆上。风,似乎呈现出了肉体,接近人类;一个沉醉于空间的躯体,跌跌绊绊走过大地,快乐,蒙着眼,悲伤,还处于一千种葡萄酒带来的谵妄的形态中。

  • 标签: 希梅内斯 令人 空间的 殉道者 色模糊 春之梦
  • 简介:通往瓦尔登湖的路这些年买了不少书,有的书,买了一直放着,从未读过;有的书,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完,仅限于翻一翻;还有一些书,早已经读完了,却还是在重读中……这些,都是书的用途。对于我来说,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适合于重读的书。我手上有三本不同版本的《瓦尔登湖》:一本英文版,另外两本中文版的。分别由徐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和

  • 标签: 希斯内罗丝麦 梭罗希斯内罗丝 重读梭罗
  • 简介:好在《思想的形成》一文论及鲁迅的思想转变时提出“回心说”,认为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获得一种终极性的精神自觉;在《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一文论及东洋的近代时,将中国式近代称为“回心型”,日本式近代称为“转向型”,

  • 标签: 竹内好 近代 东洋 精神自觉 中国式 日本式
  • 简介:法国女作家伊莱娜·米洛夫斯基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孤独”为主题,尤其是在其自传体小说《孤独之酒》中。在这篇小说中,“孤独”包含三个层次:孤独成为一个问题;孤独是个体的一种生存方式;孤独是个体为自己“命名”的一种行为,即孤独兼具了自由和反抗两种元素。作家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孤独书写,以及她在孤独中成长的故事,对工业文明与人的异化、历史理性与个体生存以及女性发现“自我”的艰辛都进行了思考与追问。

  • 标签: 《孤独之酒》 女性成长小说 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