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这是珍藏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幅隽永典雅的双面绣,一面是“当代黄道婆”费达生,另一面是“现代教育家”郑辟疆,他俩是苏州历史上一对志同道合的黄金眷侣。苏州城的历史名片是以丝绸来印制的,而苏州的丝绸工业如果没有这对伉俪一生的努力,必将呈现出另外一种面目,如今,静穆地竖立在苏州大学草坪上的郑辟疆和费达生铜像,就代表了我们这座城市授予他们的荣誉.

  • 标签: 丝绸工业 苏州城 志同道合 苏州大学 费达生 黄道婆
  • 简介:温馨的画面展现在一百年前,私塾门前有一口池塘,春末夏初,垂柳懒洋洋地轻拂水面,一头大牯牛甩着尾巴驱赶嗡嗡飞舞的苍蝇。放牛娃修缘坐在粗糙的青石门槛上,倾听从屋子里传出的书声琅琅。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一切归于平淡》
  • 简介:阳光从窗帘缝透进来,我心情愉悦地下床,走到窗前,“唰”地拉开厚厚的窗帘,做好了拥抱灿烂冬阳的姿势。但阳光并没有倾泻流人——我忘记了,我的房间里堆放了太多的衣服。这些衣服或打成包,或挂成排,或放在柜子里,或垒于架子上,充塞着房间的各个角落各个层次。它们织成一个笼子,把我罩着;窗子那面的衣服又像密实的筛子把大部分阳光遮挡于外。看着房间被衣服挤得这样逼仄,呼吸着压抑的空气,我忽然觉得自己堆放这么多无用的衣服,真是无聊之极!

  • 标签: 衣服 阳光 房间 窗帘
  • 简介:读完小说首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宁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小说?说《汤因比奏鸣曲》,不能不提到宁肯此前发表的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汤因比奏鸣曲》显然是《三个三重奏》某个缝隙里旁逸出去的一块,或者,可以看作是《三个三重奏》的前篇、序曲。如果说《三个三重奏》是果的话,那么《汤因比奏鸣曲》就是因,杨修们的精神成长和性格发展,就是后来杜远方、居延泽们现实处境的因,而杜远方居延泽们,则是杨修们的果。

  • 标签: 评论 长篇小说 奏鸣曲 汤因比 性格发展 精神成长
  • 简介:自从教师学习运动在北京、天津各大学展开以来,中国协和医学院的教师们也热烈地进行了学习。一般都认识到应该联系自己,结合实际,总能得到思想改造的效果。在协和,值得我们检讨的实际问题是很多的。协和的需要改革和协和教师们的需要改造,比之其他学校的教师们,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协和在过去无疑是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堡垒,而许多教师们又都曾经是这文化侵略的工具。自从全国大陆解放以来,尤以协和投归人民的怀抱以来,教师们一般地是有进步的。

  • 标签: 批判 学习运动 思想改造 文化侵略 美帝国主义 教师
  • 简介: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 标签: 习近平 尊重 成果 文明 教科文组织
  • 简介:说实话,我很喜欢宁肯的《三个三重奏》。阅读过程中的那种智力上的满足和心情上的快感也是很少有的。我同意徐勇先生的判断,“相对此前的小说创作,这篇新作《三个三重奏》在宁肯的创作历程中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其实,不仅相对于宁肯以前的小说创作,而且无论相对于《收获》杂志这两年来刊发的长篇小说,还是相对于这几年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三个三重奏》都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或者说是“一个事件。”

  • 标签: 重奏 宁肯 库切 纪事 忧伤 痛苦
  • 简介: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多丽·莱辛是位高产作家,她笔下最善于表达的,是对边缘人的人性扭曲和禁锢进行勾勒。以往的研究很少寻找到她文本创作的真实原因,从多丽·莱辛本人的经历和笔下的人物塑造;从童年、家庭和爱情、战争三个方面可以纵深挖掘作者文本形成的源泉以及创作起点,可看出多丽·莱辛所有的作品都与她自身经历的同构。多丽·莱辛所追求的,是人性自发突破桎梏寻求解放的过程,是边缘人在人性扭曲后的人道觉醒。

  • 标签: 多丽丝·莱辛 边缘人 人性 禁锢与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