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悲凉风雨天,生涯蓬转损华年。饥驱蜀道同诗叟,罪系浔阳后谪仙。抱玉精诚空白累,伤麟心事竞谁传。从今检点鲛人泪,莫问沧溟何处边。

  • 标签: 锦瑟 悲凉 谪仙
  • 简介:一老曾,客观、本真点说已是中年的他该叫'中曾',但中国姓氏前缀只有老、小,比如老习、小刘等等,突破常规,就是创新,那可是伟人、名人的专利。所以只能将中曾往上靠,称为老曾,或者显示他的职位称他曾处长。当然他的一个上司比他年轻,称他为小曾,老曾寒心、扎心,'老子比你大6岁,你竟然如此无礼.'但他脑袋车轮般飞转,'有何办法?官大半级压死人,何况他大一级,而且这一级非常

  • 标签: 校园秋 秋瑟
  • 简介:1周五上午的编辑例会散了之后,喻茜从抽屉里掏出手机,看到了钱效甫发来的短信。已经习惯了,每次开例会的时候,喻茜总是事先把手机放在她办公室的抽屉里。这缘于她的几次尴尬经历。

  • 标签: 办公室 例会 手机 抽屉
  • 简介:昔日炎帝在林中采药,听到啄木鸟啄树的声音,进而联想到人们缝制衣裳时将线绳两头拉紧发出的声音,受其启发,他找来一根桐木,挖空、削平之后,取其作琴身,再用麻搓成长短粗细不同的五根线装在琴的正面作为琴弦,即所谓"神农制琴"。也有"伏羲制琴"、"舜作琴"之传说,孰是孰非,难于考证,但琴的历史确实是相当悠久了,其最早见之于典籍的是《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也就是说,琴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 标签: 琴身 鸟啄 采药 啄木 钟子期 儒释道
  • 简介: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忽然就想起了《锦》,是李商隐的名篇吧。那么,就在这个六月天,借黑夜里倾盆而下的雨,舞红袖,垂萝裙,拨绿柳,醉春酒,也来弹落十指,吟唱一曲。

  • 标签: 纳兰性德 女子 落指 格格 将军 太皇太后
  • 简介:我家附近有一家餐厅叫汉江庭,是一家韩式料理店,店面不大,开在小巷子里,一位叫朴金秀的大妈兼任主厨和店长。金秀大妈做出来的烤肉和拌饭都很好吃。她面色白净,长着朝鲜族特色的细眉小眼,总是笑眯眯地迎接每一位客人。她很友善,有时还会打着长鼓唱朝鲜族的民歌《桔梗谣》。

  • 标签: 流年 锦瑟 朝鲜族
  • 简介:对着一张黑白团体照,马上想起李商隐的'锦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照片拍摄于1965年6月,距今五十年。全班以1947年出生居多,这一年,男生刚刚成为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里的'坐呀坐在河边'的'十八岁的哥哥';同龄女生的水灵,更是'马尾拴豆腐——不必提'。老师也才三十岁上下,岂不是地地道道的'华年'?照片的珍贵在于'唯一'。按常规,上高中三

  • 标签: 无端弦 瑟无端 锦瑟
  • 简介:4月29日,在英国伦敦科幻电影节开幕式上,伊恩·麦克劳德凭借《时之歌》赢得了本年度的阿·克拉克奖之最佳科幻长篇作品奖,奖金为2009英镑。

  • 标签: 克拉克 阿瑟 开幕式 电影节 科幻
  • 简介:<正>安妮·海薇选择角色的标准是:"至少有一点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希望自己能与上一个角色截然不同。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演员。我不想呆在安全地带里。"安妮·海薇站在那里,手足无措,深呼吸一口气好让眼泪不要掉下来,而面前坐着的那个大人物,正冷漠地呵斥她如何不合格。《时尚女魔头》里的这一幕,那个头发乱糟糟、衣服不合身,仿佛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新鲜人,让我们看见了曾经的自己。随之而来的,还有批评而挑剔,维护规则和实

  • 标签: 安妮 女魔头 不合格 斯特里普 威尼斯电影节 逛公园
  • 简介:十八世纪欧洲人大多迷恋中国茶叶中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瓷器上透出的淳淳古风。到了二十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迷恋不再局限于精致的家具、瓷器和古玩,也不再满足于心旷神怡的茶叶香。他们可以较多接触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些活生生的文化载体。众所周知,

  • 标签: 丁文江 中国茶叶 交游 韦利 十八世纪 二十世纪
  • 简介:早在冯象以《秋菊打官司》为题材来撰写法律方面的评介文章时,我就感到这位出身哈佛文学博士的耶鲁法律博士,正在发挥他的特殊才能。果然,不久后他就提到正在计划写一系列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传奇的故事。出于跨越东西方的个人生活经历,我觉得这是一个既有研究价值又有普及意义的题目,很值得大写特写。的确,如果一个人想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历史,怎么能不了解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呢?如果一个孩子想成长为

  • 标签: 亚瑟王 故事 法律博士 玻璃 作者 生活经历
  • 简介:<正>1795年,柯尔律治创作了《风》,并收录在1796年出版的诗集中,它成为作者在信件中经常引用的抒情诗。在这首诗歌中,风取代了古罗马阿波罗的竖琴。风始终是一种神秘而变奏不定的乐器,逸宕不定的风在风上拨弄奏响的一曲曲诡秘莫测的旋律是人与自然的共鸣。风蕴含着大自然原始空气的特质,它彰显了自然之魄、宇宙

  • 标签: 柯尔律治 人与自然 浪漫主义诗人 谈话者 《失乐园》 弥尔顿
  • 简介:艾蒂安·皮维尔·德·南古(EtiennePivertdeSenancour,1770-1846)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之一。在他的笔下,同属东方的迦勒底、埃及与印度却与中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他者形象”,前者往往与“神权”或“迷信”相联系,而后者则更像是崇尚“理性道德”的“乌托邦”。文章从“形象学”入手,结合历史背景、作者思想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等因素,分析南古作品中“东方他者形象”的生成过程,揭示其在西方文化“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中所起到的例证与反衬作用。

  • 标签: 瑟南古 “东方” “中国” “文化他者” 形象学
  • 简介:摘要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文学巨匠,他创作的戏剧历久而弥新,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奥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其严谨的结构、造成悲剧的原因以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多元化的主题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上角度简要谈谈悲剧《奥罗》带给我们的思考。

  • 标签: 《奥瑟罗》 形式 悲剧成因 思想内容 主题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圣约艾克市学校高一学生写过的78篇小作文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主要存在词汇误用、语序不当和泰中句式差异分辨不清三个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与文章;重视讲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老师应重视汉语写作教学模式。

  • 标签: 汉语写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的《弃妇》,描写了一个老奶奶临死前的生活状态,交织着回忆和现实。令人惊讶的是波特仅在四十多岁就写下这篇小说,因为文中深刻地洞察了一个八十多岁老人的心理世界,也有外媒指出,此作改编自作者的奶奶的亲身经历。题目中的“遗弃”和“韦罗尔(与英文风霜谐音)”暗示了女主角的饱经沧桑的悲剧命运,作者用意识流潜入她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灵,展示了一位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然而,许多读者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老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或者是由于早年的不幸所造成的,忽略她所生活的时代激发了她的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是时代的宿命,她对父权制社会的叛逆只是一场幻影。许多作品都曾描述过女性主义者的成功例子,例如《简爱》等等,本文旨在挖掘老人在父权制社会下的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以探讨在女性主义蓬勃生长的时代中的一个悲哀侧影。

  • 标签: 遗弃 意识流 反抗 幻觉
  •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和欧洲,得益于18世纪知识渊博、汉学水平、文学造诣俱佳的传教士汉学家率先译介与引进。本文仅以来华耶稣会士马若(JosephMariedePremare,1666-1735)、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韩国英(Pierre-MartialCibot,1727-1780)神父译介《诗经》为例,对其诗译文本进行举证考析、解读,便可见出,《诗经》西渐法国(欧洲)初期,如何受制于译介者的传教布道的宗旨而形成其诗译的成败得失,以及中国诗歌(文学)西传法国和欧洲旅程中如何伴随18世纪传教士汉学的生成、发展而发展的某些特点。

  • 标签: 传教士汉学家 马若瑟 白晋 韩国英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