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三月中旬,澳门召开第六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大会。会上论及中华文化前景,有作家发出简体字回归繁体的呼吁。避免涉及政治敏感,大会秘书长及时喊停,但私下的讨论仍很热烈。一位大陆学者与部分作家唱和,也主张恢复繁体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标签: 汉字简化 世界 顺应 作家协会 文化前景 政治敏感
  • 简介:本文对晚清报刊中的诙谐文学与谐趣文化潮流做了具体细致的考察,指出借近代中国报刊等新型传播方式之便,谐趣文得以趁势而起,成为一种重要的报刊和文学表达方式,对文学的传统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 标签: 晚清报刊 诙谐文学 谐趣文化
  • 简介:<正>十年前,我开始参与对当代小说的观察与评论。我看见过它盛极一时的景况,现在则正在看见它走向衰落。当代小说,这个曾让许许多多出名的或不出名的作家、批评家磨拳擦掌、争先恐后的领域,确实已经寂寥空虚,那些留下来黾勉支撑的人却也给人才思枯竭、难以为继之感。它究竟还有多大的创造力?未来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有序的、发展的状态?我丝毫也不想隐瞒自己的悲观情绪;但愿后面的事实证明是我错了,不过就眼前而论,我确实认为,一个时代结束了,而下一个时代将会怎样,却无人知道。现在,

  • 标签: 王朔小说 后新潮小说 当代小说 寻根文学 知青小说 新写实主义
  • 简介:看过那么多古风文,芷溪发现古人真的很长情很长情,有人说是因为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或许,也是因着这个缘由,连潮流亦是真的很慢很慢,不信来看,丰神俊朗的偶像派或者魅力派们,一出场无不着月白长衫,或是玄色长袍,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正>1争吵声,还有摔东西的声音,从招待所里传来。我就把耳朵耸起,今天不知是哪两个没事干的人在响着喉咙争吵。太阳已经挂在街边的屋角上,天气还是很热,汗珠正从我的额头上一颗颗地冒出来,它们闪闪发光,

  • 标签: 母亲会 我不知道 就这样 离婚以后 摇摇头 告诉我
  • 简介:1白肉穿好了线衣,披上红色的羽绒服,坐在床上掀开布帘子,隔着窗玻璃注视着外面寒冷的麦田。阳光斜照在麦田上,阳光的韵味延伸到视力看不到的地方。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到了冬至,新年像穿着红棉袄的村妇站在大门外招手了。冬至前的那场白雪还没有从小前庄人的眼睛里消失,绿油油的麦田里留下了破碎的浮云。天冷了,村里人来饭店喝酒吃饭的人就少了。她想改换门庭到繁华的地方去做生意。是黑肉哀求她,是大炒勺挽留她,心善

  • 标签: 徐胜 前庄 四季红 红棉袄 人的眼睛 李春
  • 简介:时光匆促,我已是将临古稀之叟。我不是书法、美术科班出身。只是爱好而己。但几十年来,习字习画却给我带来许多好处。坐着看书、写作累了,站起来濡墨、调色,舒展筋骨,既娱目又娱心,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法。同时。从书法的行气流转、笔画呼应中。及国画的构图大势、细部收拾、布白、题识中,领悟小说故事、情节、细节的安排,探访闲笔的运用、文化气氛的营造。我也爱读一些名作家兼画家的小说与画作,如汪曾棋、冯骥才二位就是此中的翘楚,他们的小说中有画面感,画中有诗意,颇值得我学习。

  • 标签: 小说故事 名作家 汪曾棋 冯骥才 画面感 书法
  • 简介:石部长酷喜芦荟,常与众人讲:芦荟,可观可赏可食用,全身都是“宝”啊!石部长写得一手好字,一步一个脚印,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可谓权高位重。石部长仗得有一手好字的功夫,专门画了几株挺拔俊俏的芦荟,并赋诗一首:心尖肉厚伞形葩,齿叶尖尖缀嫩芽。素颜一茎香虽浅,我是知音最懂她。落款为“芦荟居士”。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郭熙: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早年风格较工巧,到晚年落笔益壮,炉火纯青。其画论有《林泉高致》,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法“,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其传世作品有《早春》《窠石平远图》《树色干远圈》《关山春雪》等。

  • 标签: 早春 《林泉高致》 翰林待诏 创作规律 传世作品 山水画
  • 简介:1"哥,天大亮了。"胡芋苗说。"不是天亮,是雪亮,雪天亮得早,"胡芋藤说,"昨天晚上落雪了。"胡芋苗下了床,走到窗户前看了看,还真的是,雪落得有棉被那么厚,盖在外面的山上、田里、牛栏的屋顶上,雪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天上的亮光反射到人间,天地之间亮晃晃的。他在床前站了会儿,听了听牛栏那边的动静,然后穿起衣服来。

  • 标签: 张老师 牧牛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绍武学古人且很真实地学了古人,古人总是那么诚恳地对待山水。他用各种形态的墨块让山、石、树木分出阴阳与明暗。他既没有凭空捏造,也没有按部就班,别人说他的山水挂在墙上自有一股非凡的气势,要么山雨横来,要么巨蛇舞动,要么百鸟齐鸣,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把自己当作了愚公,他活脱脱地把真山真水移到了纸上,这样一来,万仞高山近在咫尺,飞流直下映入眼帘。如果'醒'道出了黄绍武的绘画精神,那么'醉'就是他的一种十分有趣的艺术姿态。

  • 标签: 飞流直下 绍武 真山真水 山雨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