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李希凡先生以其特殊的求学背景、知识结构、政治际遇、思想个性、学术旨趣书写了一个当代文化人的传奇,其红学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代《红楼梦》经典意义的一部分,成为红学史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页。通过梳理李希凡先生在成名之前的学习经历、知识积累、专业旨趣、理论认识以及学术成果,还原其“一举成名”背后的学术基础;同时,综观其三个阶段的红学研究成果,辨析贯穿其中、或显或隐的学术主体性精神。

  • 标签: 李希凡 红学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简介:红学研究一直存在一个学术规范与学术门槛的问题。选择最近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比较与分析,意在说明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学者,如果漠视研究历史,也难免会做出外行的研究。已有的成果被当作新发现来重提,尚有争议的内容又当成共识来使用,这样的研究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了解并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开展有效研究的前提,这本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现阶段的研究中却存在一些自觉不自觉地简化学术史的现象,轻者叠床架屋,重者混淆是非,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 标签: 红楼梦 学术规范 学术史
  • 简介:徐中舒先生(1898—1991),是与郭沫若同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后相继任职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北京大学等;抗日战争以后,终身执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并在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期间特聘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先后兼任西南博物院院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创建中国先秦史学会并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顾问等职务;曾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徐中舒先生先后出版有《耒耜考》《殷周文化之蠡测》《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井田制度探源》《论东亚大陆牛耕的起源》《金文嘏辞释例》等重要著述;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录文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字典,成为我国辞书出版史上一座里程碑;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被认为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2018年10月是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本刊推出此特辑,以纪念徐中舒先生的学术功绩和思想。

  • 标签: 古文字学 王国维 中国上古史 郭沫若 徐中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