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姜菱词,在元明两代较受冷落。直到清初朱彝尊等浙西词人,接受张炎的影响,通过评点《暗香》、《疏影》,推崇其醇雅清空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姜菱才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到张惠言等常州词人,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解读这两首词,影响直至晚清。可见,常州词派并未挖掘新材料,而是通过变换解读角度,从而建构起本派的词学理论。

  • 标签: 《暗香》 《疏影》 评价 接受
  • 简介:2013年5月23日晚上七时,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魏建教授在中国新诗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对郭沫若“两极评价”的学理分析》的讲座。讲座由新诗所所长熊辉教授主持。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学理分析 教授 评价 中国新诗研究所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简介:杜诗记录中唐时代历史乱象与遍地疮痍的社会良知及创作动力自何而来?笔者以为源于杜甫贯穿一生的平民生活体验及其由此形成的推己及人的平民情怀。由奉儒者、游观者、干谒者、客居者、卧疾者串联而成的平民角色,决定了杜甫必然具备平民化特征的仁爱情怀、天地情怀、酸辛情怀、迁徙情怀与伤痛情怀。文章还就郭沫若关于杜诗的“人民性”与杜甫的“地主生活”问题进行了评析。

  • 标签: 杜甫 平民角色 平民情怀 郭沫若 杜甫评价
  • 简介:在学界对田野作业的必要和重要似己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民间文学志不仅仅包括我们从田野中获取的文本、获取文本的方式,还包括研究者的文化态度、田野观,也包括研究者撰写民间文学志时的叙述原则和叙述结构等。一般而言,我们似乎会把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报告理解为民间文学志。如果是这样,那么民间文学志或许便成为:(一)概述;(二)田野调查事实的主体描述;(三)初步结论;最后,往往会有些附件以辅助说明。这样的田野作业报告是否能称为民间文学志?我们认为不能,或者至少不能称为经典的民间文学志。

  • 标签: 民间文学 可能性 多样性 和声 诗学 田野作业
  • 简介:乡村仪式演剧也叫宗教戏剧,联系壮族师公语境探讨其浓郁的民间:具体从壮族乡村仪式演剧的演剧形态:祭戏同步,戏中有祭;演剧品行:先为娱神,让位娱人;演剧场域:不拘场所,演观互动;表演风格:源于古朴,本土呈现,主要缘由是民间传承而非正统士人的文学形式创作。

  • 标签: 壮族 乡村 仪式演剧 民间性
  • 简介:蒲松龄亦儒亦农的身份、自然与农村环境决定了他诗歌“接地”的视角,生命际遇、现实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碰撞赋予作品丰富的生命意象。定位在“草根”阶层的蒲松龄,把富有农家特色的意象砸碎揉捏加以重构,在无我、有我的虚实之境中,为我们书写了一个仕途失意人建构在土地之上的人之“真性”。

  • 标签: 接地性 蒲松龄 诗歌 生态意蕴
  • 简介:2012年备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本土作家。引发了国内媒体的“狂欢”与国外媒体的普遍关注。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其作品亦被译成多种语言,如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莫言的获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与传播而言,具有某种开拓的作用,对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文学作品 主流媒体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学 法国
  • 简介:端午节一过,气候突然转至连续40℃高温,山城重庆,几乎所有的防空洞——这些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被——打开,以供市民纳凉.在市中区的商业步行街,从各种商场、超市、电信营业厅和银行大厦里吐出来的冷气,霎时,像经历了一个瞬间的轮回,将整个步行街退回到去秋.这些被遗弃的地窖、冷库,和冰柜一样站立在大地上的楼宇,凌乱地杵在因为提速建设,而被炼红的城池.当子午的灯红酒绿一过,到了喧嚣与静寂接壤的时分,一些现代人就会忆及屈原的《天问》,或另一些遥远国度里,诗人夏尔们的诗歌:永远展翅于黎明,歌唱这麻烦的大地……

  • 标签: 创作创造性 创造性写作 诗人创作
  • 简介:本书的论述照例带有欧美学院派著作的暧昧与晦涩,但它提出的问题却相当重要,那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否具有自我改良的内在机制,而在现代语境中陷入焦灼的中国知识分子又是怎样设置文化复兴的大目标?作者以周作人作为一个"另类"范本,阐述现代话语建构的一个历史插曲。显然,晚明心性之学被视为周作人式基于个人情感的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书中认为,周作人通过使用传统美学范畴的自我表达是一种具有现代的主体认同,也是针对被"民族国家"所宰制的现代的回应。这里触及到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宋明理学的内在分裂究竟意味着儒学复

  • 标签: 现代性 文化复兴 心性之学 美学范畴 个人情感 话语建构
  • 简介:近年来王德威教授重申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并将其放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语境里重新思考。作为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王德威感兴趣的是抒情对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叙事的冲击,对文本中抒情因素的揭示成为他还原非连续的、众声喧哗的历史图景的手段。这一做法在获得洞见的同时,亦留下一些盲点。作为必要的修正,本文主张重构历史的整体性,以有着特定起源和目标的传统,为现代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构定位。

  • 标签: 抒情传统 中国 现代性 新历史主义
  • 简介: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之一《屈原》是以一部具有缜密情节结构的悲剧剧作。在这部戏剧之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并以这些人物为视角构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情节结构,最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悲剧整体。本文通过对于《屈原》这部剧作的文本细读,从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分析其中各个主要与次要的典型人物,从而找出作者对于整部戏曲的悲剧冲突的情节建构,进而以结构解析《屈原》悲剧的丰富内涵。

  • 标签: 典型人物 悲剧冲突 情节建构 结构解析
  • 简介:中国偶戏艺术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百戏之祖”。在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偶戏历经时代变迁,仍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变革创新,纵向发展中培养个性,横向联系中汲取营养,在其他艺术中寻找共性,形成了中国偶戏多元的文化特征。

  • 标签: 艺术历史 中国 多元性 传承发展 文化艺术 时代变迁
  • 简介:一、传统吉祥图案的由来中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备受世人瞩目。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独秀,传统吉祥图案的由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必然。“神”化,是人类先民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诠释,他们认为世间存在着神鬼,为了驱凶辟邪,设计出并赋予一些图形用来祈福。

  • 标签: 传统吉祥图案 象征性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背景 自然现象 必然性
  • 简介:形体在表演中如何能合理的运用并且做到张弛有度,关键在于控制力。以往的控制,并不是由意志而引导演员沦为理性,而是一种裁减,去掉多余的表演,拿捏尺度。这样丝毫无损演员的动力和欲望,并且在这种控制力的作用下,所有的表演都将在情感的带动下更为生动和流畅的进行。所谓话剧创作中的角色和控制,就是演员在环境既定的基础上,通过台词与形体与环境的对话与剧本中其他角色任务的交流,最后诞生出那个活灵活现的剧中角色形象。本课题旨在研究演员自我的内在情绪控制力,外在肢体、环境控制力在表演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年的表演学习,首先阐述自己对演员控制力的认知及看法,然后以国内外审美标准为本,对当今社会演员进行分析,以演员的自我修养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与深层文化背景研究等诸要素相综合进行分析考察。以对演员的控制力在表演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系统的把握。

  • 标签: 控制 形体 情感 表演
  • 简介:初中数学总复习是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问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

  • 标签: 复习 提高 学习
  • 简介:本文第一部分,是我在中国作协的汤汤童话研讨会上发言的缩略版;会上一些不同意见引发了我的思考,故又增写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这样由此及彼,层层上推,使理论思考渐显丰富起来。我很感谢这种不同意见的交汇和碰撞,愿议论风生、百家争鸣的风气早日重回我们的儿童文学界。

  • 标签: 批评原则 兼论 中国作协 幻想小说 儿童文学史 少年儿童出版社
  • 简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尤为重要,所有技法都应该为声音服务。但是听觉与声音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我们只有用“听”来辨别技法的科学、合理性,用“听”指导技法的进步,使“听”作为我们提高弹奏钢琴技术的支。最,才能使掌握技术有的放矢,才能使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

  • 标签: 声音听觉 钢琴音响 内在听觉 音点
  • 简介:本文分析奥巴马于2012年11月6日发表的总统竞选获胜演讲,通过从互文角度对政治演讲中的相互指涉的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阐述从中展现的美国当代社会的意识。奥巴马的演讲通过对当下的政治热点和美国特有文化的互文参照,旨在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 标签: 互文性 水平互文性 垂直互文性 社会意识
  • 简介:自莫言作为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关于其议题一直受到热烈争议与探讨。为呼应时事议题,深化学术思考,汕大文学院于2012年12月12日晚上,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文学院第二期学术沙龙,与全校师生共同探讨莫言的作

  • 标签: 莫言 中国文学 现代性 诺贝尔文学奖 师生共同探讨 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