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王佐良教授的专著《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现刊登中国学者何其莘教授和读者四川省粮食学校的李伟民同志对该书的评论,以飨读者。我们竭诚希望爱好外国文学的朋友们撰写国内外新书的评论,惠赐我刊。

  • 标签: 新探索 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 粮食学校 王佐良 四川省
  • 简介: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简称“中会”)主办、南京大学英语系和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莎士比亚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中会自2013年复会以后举办的首次年会。来自全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莎士比亚研究 年会综述 中国 南京大学 动态 外国文学
  • 简介:<正>9月20日,’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SHANGHAIINTERNA-TIONALSHAKESPEAREFE-STNAL)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隆重开幕。这次历时一周的盛会,是1984年“中会”成立和1986年首次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以来,在中国学研究、剧演出历史上的又一创举,有着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本次戏剧节的中心活动是剧演出。参加本次演出的,主要有九个节目,它们是上海人艺的《奥赛罗》、上海戏院学院的《亨利四世》、上海儿艺的《威尼斯商人》、哈尔滨歌剧院的《特罗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上海越剧院的《王子复仇记》、古蔽屏风表演班与上海现代人剧社合演的《哈姆雷特》,以及英国索尔兹伯里剧团与爱丁堡皇家书院剧团合演的《第十二夜》,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演出的《麦克白》和德国纽伦堡青年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利叶》。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莎剧 《哈姆雷特》 莎学研究 《麦克白》 《威尼斯商人》
  • 简介:“包法利夫人是谁?就是我!”居斯塔夫·福楼拜喜于这么承认。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与他书中的女主人公艾玛一样,忍受了孤寂、忧伤,整个一生都受着未能结果的爱情的煎熬。那是一种少年的激情,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愈演愈烈。现实主义大师、《情感教育》的作者,饱尝了他书中主人公同样的爱情之苦。居斯塔夫·福楼拜当年曾是个身材修长、灵活潇洒的英俊少年,刚刚疲惫不堪地结束了中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同往年一样,福楼拜一家人来到特鲁维尔度假。

  • 标签: 福楼拜 丽莎 特鲁维尔 法国著名作家 包法利夫人 莱辛
  • 简介:<正>《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学》,王佐良著,重庆出版社,1991年4月版。1991年由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在国内出版了两本研专著。一本由重庆出版社学术出版基金资助,王佐良先生撰写的《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学》。另一本是长白山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张泗洋等人撰写,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学术著作出版 基金资助 王佐良 学术出版 出版社
  • 简介:<正>一如何认识剧的思想性?在评史上,英国的约翰·帕尔默、J·M·罗伯逊、史文朋、锡德尼·里、E·道登,法、德、俄等国的雨果、罗曼·罗兰、歌德、普希金、别林斯基,美国的哈里·莱文、安妮特·鲁宾斯坦及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对剧的思想性作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在当代西方评中,新历史主义等一些新派评家们对剧思想性的研究和解释也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他一些如结构主义评、解构主义评、符号学评、女权主义评、意象派评等具有某些

  • 标签: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马克思主义 莎学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 “莎士比亚化”
  • 简介:<正>大凡学英国文学的,读过原著再读译文总觉得不太过瘾。我对英国文学虽无研究却十分爱好,兴趣最浓的还在诗歌。对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的诗尤其推崇,一有闲情就要吟几首,陶醉于崇高的诗境,感到其乐无穷。然而对于翻译过来的诗,却常常抱有“译诗译意不传神”的成见,而不屑一顾.最近自己要译点东西,想先求教于先辈,于是找了莎士比亚商籁诗的两个译本——梁宗岱的和屠岸的——与原著对照逐一读来。读了几首便觉有些滋味。两位译者虽然译得风格不同,却都忠于原诗的思想,并基本保持了原文的艺术形式。

  • 标签: 商籁诗 译文 译本 原著 莎士比亚 译意
  • 简介:<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莎士比亚中译全集的出版,是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和出版工作的一件大事。它对帮助我国读者学习莎士比亚,对高等学校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沟通中外文化、向我国人民介绍莎士比亚这份宝贵文学遗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起重要的影响。应该说,中译本《莎士比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的出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有关译者、修订者对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全集》里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翻译者是朱生豪,他在解放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翻译了莎士比亚

  • 标签: 中译本 译文 全集 莎士比亚作品 朱生豪 中外文化交流
  • 简介:·哈德利(TessaHadley),英国学者兼作家,1957年出生于英格兰布里斯托尔,生活在一个文学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是爵士小号手,母亲是艺术家,舅舅彼得·尼古拉斯是剧作家。哈德利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她在巴斯温泉大学(BathSpaUniversityCollege)讲授创意写作课,并研究英国小说,特别是简·奥斯汀、亨利·詹姆斯、琼·里斯和伊丽莎白·鲍恩的作品。

  • 标签: 英国小说 《纽约客》 小号手 亨利·詹姆斯 奥斯汀 彼得
  • 简介: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向作为西方文化和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不断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产品。本文以2011年7月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学大会为契入点,围绕全球化莎士比亚的衍生主题,着重分析莎士比亚经典与衍生的关系及其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当前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文章同时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经典衍生案例提出了相关的批评视角和观点,并指出:正典及衍生产品之间的文化生态关系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反思。

  • 标签: 莎士比亚 正典 改编 衍生
  • 简介:邝丽(LisaSee)是居住在洛杉矶比较活跃的美国华裔作家.她于1955年2月出生在法国巴黎,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邝丽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异,幼时的她平时和母亲卡罗琳生活在一起,周末到洛杉矶唐人街的爷爷奶奶家,因此对唐人街的华人和华裔生活非常熟悉.

  • 标签: 中国窗口 了解中国 作家邝丽莎
  • 简介:本文探讨了剧《一报还一报》中法律希望对身体与欲望进行规范从而产生的冲突,而这一冲突最终以欲望——确切地说,是男性的欲望作为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生物特性因而不可抑制地胜出而告终。这也宣告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冲破政治力量的束缚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然而,在法律与欲望的交锋中,男性的性欲望被构建为自然的、生物的、毋庸置疑的,而女性的身体与欲望却成为了斗争的场所、手段与目的而被物化。随着莎翁作品走上神坛,上述性意识形态也在前意识层面成为毋庸置疑的生物特性及社会现实,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帮助延续着不平等的男女等级社会。只有解构被构建为普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其背后的性别歧视,才能构建非男权的本位知识。

  • 标签: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法律女性主义 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