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宗炳,同时也是一位画论家和佛学思想家。他的《画山水》是中国早期画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中国画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备受瞩目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画山水》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澄怀味象”“山水有灵”“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畅神”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且联系宗炳的人生态度、思想取向等,对于一些以往未尝得到有效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的阐释。

  • 标签: 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山水有灵
  • 简介:曼的电影美学对普拉斯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伯曼借助舞台化布景、人物面部特写和长镜头内心告白等镜头语言呈现梦境、幻觉、疯癫、神经症等前意识性生命体验的艺术风格对普拉斯中后期诗歌的意象构建和叙述视角产生重大启发,是推动普拉斯形成个性化艺术表达的重要催化剂之一;另一方面,影片《生命的门槛》是普拉斯创作长诗《三个女人》的蓝本,普拉斯在诗歌中沿用了电影的人物、场景和情节设定等基本架构,同时,通过融入自身的生存体验,以及更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更强烈的女性主义立场完成对《生命的门槛》的改写和超越。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 《三个女人》 影响
  • 简介:比尔百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著。泰戈尔对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比尔百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 标签: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格比尔 《格比尔百咏》 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