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与植物恋爱般的感情,使我几乎要用植物为每一个我所心仪所喜爱的事物命名——春风骀荡的日子,我的心灿烂得开满油菜花。前几天去郊外见到油菜花,它使我想起久违的红花。我不知道红花学名叫什么,我不是农技师和农业专家,没必要对一种植物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没见过红花的幼苗是什么样的,或许见了也不认识,就好像蓦然之间,满坡的绿里一下子

  • 标签: 我不知道 一个女孩子 沙皮狗 菜根香 薰衣草 呼啸而过
  • 简介:约翰·邓恩重视对人生进行玄学思考,也关注自然,尤其是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具体而言,邓恩充分利用了动植物意象书写其人生态度与自然观。在他的诗中,主人公经常与动植物互换与易位,显示出诗人倡导人类与动植物具有联系性、平等性、共生性和包容并存关系。并且邓恩是一位有着生态世界观的诗人,人类与动植物和谐共存的理念深深扎根在他的诗中。正是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引下,他的诗歌具有了超凡的魅力。

  • 标签: 邓恩 动植物 人类 生态世界观
  • 简介: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的诗歌《忽必烈汗》(KublaKhan)呈现了一幅意象苍茫幽邃、地势错落有致的自然及人造景观,其中瀑布气势磅礴,树木繁花似锦,洞穴幽暗深邃,海洋深不可测。诗中的园林意象与中国园林设计观念不谋而合,这与当时英国浓厚的中国风密不可分。本文将从当时中英文化交融入手,深入分析诗歌中呈现的中国园林意象。

  • 标签: 柯尔律治 中国风 《忽必烈汗》 中国园林
  • 简介: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量的园林诗歌表明,园林是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艺术和自然之间呈现出多重关系。艺术可以是自然的助手、改变者和模仿者,能够补足自然的缺陷。艺术的目的在于完善自然,模仿自然。诗人们借此可以创造诗歌中和谐的理想乐园。但另一方面,艺术也可能是自然的对立者,与自然竞争,甚至胜过自然。诗人借此也可以创造充满感官诱惑的虚假乐园。总体上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认为自然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力量,艺术应处于恰当的从属地位。正常的宇宙秩序是将艺术“嫁接”在自然的枝条之上。

  • 标签: 英国 园林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精神 艺术风格
  • 简介: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认为花园具有两种功用:一是提供感官的快乐,二是提供心灵的愉悦;后者体现了花园的真正价值,有助于人们通过沉思获得内心的无上欢乐。诗人沉思园中的各种象征,表现时间和变化的主旨;探究“百科全书”式的花园中蕴含的知识;认识正规花园所反映的宇宙秩序与和谐。此外,他们也把自然的花园看作是内心生活的工具,它犹如自然之镜,从中可以窥见微型的造物之书。这种沉思的花园提供了超越自我的途径,使心灵飞升到自然之上。

  • 标签: 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 园林诗歌 文学评论 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