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群之中,以汤亭亭为代表的作家着眼于描写移民美国后的华人及其后裔的痛苦经历和在适应美国文化过程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汇,以赵健秀为代表的作家在比较中美文化的异同方面特别注重保持亚裔和华裔美国人的属性,但梁志英和其他新一代作家的兴趣在于探索人性、描写新一代美国华裔青年的生活和剖析其心理.作为在美国文化语境中生长的美国人,他们用他们的母语--英语思维和写作,但是作为华裔作家,他们却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根,总是企图从各自理解的中国文化视角,观察美国社会和文化,构筑他们想象中的共同体.

  • 标签: 华裔美国作家 汤亭亭 族裔属性 美国文化语境 文化认同
  • 简介:拉丁美洲文学在当代世界文坛上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智利的加夫里埃拉·米斯特拉尔、危地马拉的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智利的巴勃罗·聂鲁达分别获得1945、1967和197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之后,今年十月二十一日瑞典科学院又把198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全授给了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大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因为他的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梦幻般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

  • 标签: 妻子 卧室 办公室 瓦斯 丈夫 咖啡
  • 简介:1984年6月18日和20日,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了两次报告。他在报告中主要阐述了新小说和传统小说,即通常所说的巴尔扎克小说的区别;同时也谈到法国小说从巴尔扎克以来的发展和演变,新小说出现的必然性等问题。罗伯—格里耶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但限于篇幅,现只刊出6月18日报告的一部分,供读者参考。题目是译者所加。在这一部分中,罗伯—格里耶主要谈到了新小说和巴尔扎克小说在人和物的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他说,新小说和巴尔扎克小说中都有大量的对物的描写。但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和物具有一致性,即人的性格和物、环境是一致的关系。新小说中的人和物之间则存在一条鸿沟,物对人来说是陌生的。而这种陌生关系是现代人同世界的的关系不断扩大的脱节造成的。他认为新小说家都感受到了这种人和世界的新的关系,而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原理可以作为这种体验的理论根据。基于这种看法,罗伯—格里耶把新小说以及新小说以前的一些作品如加缪的《局外人》都称为“陌生化”小说。这样他就把新小说理论同西方文艺批评界在探讨文艺创作方法和效果时提出的“陌生化”原则联系了起来。“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提出和经常使用的概念。如这一派重要批评家之一施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方法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见托多罗夫编译俄国形式主�

  • 标签: 陌生化 新小说创作 格里耶 巴尔扎克式小说 作品 叙述者
  • 简介:<正>在对两部毫无直接联系的作品进行比较时,比较学者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是“可以分别或同时将两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具有,或缺乏,或补充了另一民族文学中同类但却毫无联系的作品所具有的特点和价

  • 标签: 中西古典爱情诗 抒情诗 民族文学 女子 文学作品 爱情生活
  • 简介:<正>早起,再读陈丹青的《多余的素材》(下称《多》),又一次大笑。说"又一次",是月余前,网购陈丹青《纽约杂记》等著作,一本本读,竟都好。尤其读《多》,更是被逗得大笑频发,拍案叫绝不知几番。读完放置一旁。月余间看这看那,又归平静,此类笑声不复再有。日间耽想,陈丹青竟为何将我逗笑。接着遂起意《多》写篇分析文字,翻开再读,不想又读进去,复而又大笑,以至于

  • 标签: 散文写作 陈丹青 网购 当代奇文 钟阿城 文化散文
  • 简介:黎以冲突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7月12日开始的冲突至今已至少造成1100多名黎巴嫩人和130多名以色列人丧生。分析人士认为,这场中东流血冲突是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真主党三方在明面上的战斗,也是美国、叙利亚、伊朗这三方暗地的角力。要结束流血,需要六方在明暗两条战线上达成妥协,停止交战。

  • 标签: 和平机会
  • 简介:南宋著名词人张炎论词力倡雅正,标举清空,张炎词论的基本原则是雅正,他作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追求则是“清空”。朱彝尊是清代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张炎的词学理论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的理论却不尽橱同,朱彝尊在接受雅正说的同时,刻意回避清空说。

  • 标签: 张炎 朱彝尊 词学理论 词作 研究
  • 简介: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奇迹”两字时常跟中国经济的各种指标联在一起,比如,短短28年里GDP增长15倍、连续20多年GDP以年均超过9%的速度增长等等,都是史无前例。

  • 标签: 中国经济 资本全球化 GDP增长 改革开放
  • 简介:<正>但丁在《神曲·第十三歌》中写道,"哈比鸟以他的树叶为食料,给他痛苦,又给痛苦以一个出口……"受啄是痛苦的,但却给了原有的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以皮肉之苦来释放内心的痛苦,痛苦之深可见一斑。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地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 标签: 莫言 音乐老师 七八 洗心 三四 令人
  • 简介:"意象"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具有自身基本的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诗经·国风》的意象生成过程庞杂而微妙,契合无间,耐人寻味。探析《诗经·国风》"意"与"象"的内部融合途径,或可对解读《诗经·国风》有所裨益。

  • 标签: 《诗经·国风》 水意象 融合途径
  • 简介:美丽的女人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美女是时尚浪潮的引领者,美女是真善美的化身,美女是时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们为美女的存在而幸福,我们为美女的表现而喝彩!世界因为美女而精彩,经济因为美女而活跃,两会因为美女而灵动,2007年的两会,因为盛大,而隆重;因为严肃,而锋锐;长枪短炮,聚焦两会。时代不同了,美女们呼风唤雨,争夺眼球,成为“注意力经济”中的绝对主角。漂亮的脸蛋不仅“长出了大米”,而且还“长出了钞票”。更有甚者是控制了诸多人的视觉神经。两会,人们除了关注热点的新闻外,美女委员时常撞击着人们那绷紧的视觉神经。《华人世界》聚焦两会是因为杨澜因为智慧而美丽巩俐因为神韵而美丽张晓梅因为美丽而美丽刘迎霞因为富有而美丽

  • 标签: 民间慈善机构 杨澜 《华人世界》 “注意力经济” 法身 经济发展
  • 简介:这本回忆苏珊·桑塔格的小书2008年开始动笔,这一年,我应邀为文集《导师、缪斯和恶魔:三十位作家谈改变他们生活的人》(自由出版公司,2009年)撰稿.我想写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这位受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她几个月前刚去世,是我20世纪70年代初在巴纳德学院读本科时候的老师.可结果是哈德威克已被两人选走.

  • 标签: 不同桑塔格 中文版序 桑塔格永远
  • 简介:<正>鲁迅的小说名篇《》作于1919年4月15日,曾长期入选大学、中学教材,学术界也对这篇小说给予了持久的关注,认为这是一篇反思辛亥革命与社会思想关系的作品。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以精巧的结构线索,

  • 标签: 鲁迅小说 《药》 叙事功能 夏瑜 华小栓 故事结构
  • 简介:通过对凌叔华的《酒后》与丁西林的《滔后》在情节处理、作家立场、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视野下的女性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和意识,女主人公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和动作的发出者:而剧本则忽视了女性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女主人公处于被调侃和试探的位置。

  • 标签: 《酒后》女性形象 性别视角 女性意识
  • 简介:本文尝试以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为中心,考察清末民初的南北文学想象,力图在近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传统空间地理意识转型的双重视阈之下,勾勒南北文学论述脱去其传统政治意涵而转型为一种近代知识的历程与轨迹。刘师培的南北论述集中于其服膺民族主义思想的“光汉”时期,核心在于追问为何北方古代文教昌盛,而至近代却文化夷陵、不如南方。认为这一论述承接文质、夷夏、正闰相结合的前现代民族主义的话语资源,同时也在传统天下观消隐、现代民族国家竞存的新世界格局中发生着形变。刘师培南北论述虽然承接了传统的地域风俗论,但其论述的基底却是明确的现代科学世界观,其间体现着古今空间地理观念的转型。

  • 标签: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南北话语 地理环境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