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王阳明在建立自己的学说之前,曾对道教的内丹修炼有过深入实践。返归儒家后,又曾以良知说对丹道做出解读和解构,然而这种批评却意外地解决了道教理论中的某些问题,给道教内丹说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刘一明为代表的道教人士吸纳良知说,推动了清代道教思想的发展。

  • 标签: 内丹 良知 王阳明 刘一明
  • 简介:3D动画自诞生以来,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拟真”的审美意趣和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当代公共视觉文化生活中重要的“媒体奇观”。本文以3D动画视觉奇观形成的时代语境为研究背景,对其技术维度与文化维度进行综合分析,获得3D动画视觉奇观成因和特性的客观认知,进而为我国3D动画的发展和研究拓展新思路。

  • 标签: 动画技术 审美意趣 文化维度 社会文化价值 数字技术 功夫熊猫
  • 简介:语境重合——论电影叙事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映□贾磊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制品,一种艺术商品,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其不可避免地要带有产出地的社会经济“标记”和制作者的意识形态的“背景”。而这种“标记”和“背景”在不同的影片中,则有不同的显现方...

  • 标签: 叙事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 语境研究 中国武侠电影 电影语言 叙事主题
  • 简介: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改编的京剧莎剧《歧王梦》实现了从文本之间的文到文化之间的文。既展示了人文主义精神又在这种文过程中与中国传统伦理教化实现了对接。两者文的基础在于对“人性的剖析”,并通过改写与替换实现了艺术形式上的文与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设起一座交流的桥梁。

  • 标签: 存在编码 莎士比亚 京剧《歧王梦》 《李尔王》 互文
  • 简介: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运用象征的手法,借用大刀、三脚凳和圆球的形象阐释了"幸福"、"幸运"、"正义"的含义,成功缔造了大刀、三脚凳和圆球的文化意象。本文认为这种文化意象具有文性特征,与遥远的希腊文化存在一定联系。这种文化意象的文性经两位译者之手,在英语文本中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 标签: 《福乐智慧》 文化意象 互文性 英译比较
  • 简介:2016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山东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一中东欧卷》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外交部中国一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中联部六局副局长严宇清,教育部国际司调研员王道余,文化部外联局副处长关昕,山东教育社社长刘东杰、副总编辑祝丽,《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主编、南京大学教授钱林森.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外等单位的中东欧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林洪亮、张振辉、冯植生、陈九瑛、郑恩波、高兴、易丽君、冯志臣等,还有中外文化与文学专家张西平、张建华、魏崇新等教授出席。

  • 标签: 文学交流史 中国作协 出版座谈会 中东欧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