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命题与语气的对立统一出发,在介绍吸收日本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语气的语法范畴进行全面考察.特别是从对把日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有更强实用意义的对语气载体的分类角度,对表达语气的各种语法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

  • 标签: 语气 日语 对立统一 最新成果 语法范畴 分类角度
  • 简介:译文批评既要有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也要有译文美丑优劣的审美判断,这两方面构成了对于译文质量的评价。并需要建立相关的评价尺度。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的概念,长期以来既是翻译的原则标准,也被用作译文评价用语,但使用“信达雅”只能做印象批评,而难以做语言学、翻译文学的实证批评,为此,“译文学”在概念范畴的提炼及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提出了“正译/缺陷翻译/误译”这组概念。作为“译文学”的译文评价用语。其中,“正译/误译”是对与错的刚性判断。“缺陷翻译”指的是介于“正译”与“误译”之间的、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的不精确、不到位的翻译。“缺陷翻译”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打破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对错判断,在对错之间发现和指出译文的种种不足,使翻译研究特别是译文批评趋于模糊的精确化。

  • 标签: 译文学 译文批评 批评概念 信达雅 正译/缺陷翻译/误译
  • 简介:本文以“ぽぅがいい”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料库例句的分析,对日语情态形式“ぽぅがいい”的意义功能、典型意义、情态类型、意义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ぽぅがいい”是表达道义情态、行为情态和能动情态的情态形式,情态所属范畴类型为三类。除“ぽぅがいい”之外,日语评价性情态均有跨越多个情态类型的情况,日语的情态形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单义”,有必要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日语的评价性情态的用法进行分类和研究。

  • 标签: ぽぅがいい 情态 类型学范畴 单义
  • 简介:“梦、佛,是否可信”,平安时代中期藤原道纲母于日记中的这句诘问,有别于自神话时代以来人们对于梦的深信不疑,被认为是日本古代梦信仰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参照同时代的女性日记、男性汉文日记、佛教故事集等文献,重新审视了《蜻蛉日记》中的梦信仰,阐述了道纲母对于梦的看法,并非是先行研究中所高度评价的“对于梦的一种独特的清醒态度”,而是当时佛教信仰的影响波及梦信仰的一种体现,并且就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当时梦信仰之嬗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蜻蛉日记 藤原道纲母 佛教信仰
  • 简介:从资本主义转向“四本主义”──日本人评价企业形象的最新标准吉林大学于长敏「资本」和「四本」发音一样,都读作。但是把资本主义改成「四本主义」可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意味着企业形象的转变,预示着新企业文化时代的到来。资本是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其中也包括...

  • 标签: 企业形象 资本主义 日本文化 无形资本 文化事业 住友财团
  • 简介:在多数研究者从“我”的主体丧失这一角度解读《袭面包店》时,由石仓美智子所提出的“夫妻关系”这一视角为解读该短篇提供了新的空间。但石仓所谓“抢劫”是妻子想要完成的、确认夫妻关系的仪式这一论述却未能反映小说的全貌。事实上,《袭面包店》是村上春树通过“我”对现实社会中的夫妻关系进行的一次全面性思考。

  • 标签: 村上春树 再袭面包店 夫妻关系
  • 简介:档案袋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不同于以期中和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在促进学习投入和培养学习自主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次实践在日语专业高年级《综合日语》课程中导入档案袋评价,通过对课外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价,以期探索提高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日语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模式的有效路径。

  • 标签: 档案袋评价 课外学习 学习模式 学习过程
  • 简介:态是表示动作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动词形态,换言之,它是围绕动词表达的动作,涉及主体和对象等动作成员以及主语和补语等的句子成分(即组成部分)关系的语法范畴。从语法系统的分类来看,态横跨形态论、统语论和语义论三个领域。以态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动/被动态为例:①太郎次郎→①次郎太郎。

  • 标签: 使役相互 再态 动词态
  • 简介:久野暲(1978)指出「てくれる」和「てやる」分别存在"E(非主语)〉E(主语)"和"E(主语)〉E(非主语)"这样的视点制约规则。近年来,山桥幸子(1999)和泽田淳(2007)等提出了与久野暲(1978)不同的替代方案。对此,本文提出「てくれる」的视点在给与者(A)与受益者(B)的比较中偏向B,「てやる」的视点在给与者(A)与接受者(P)的比较中偏向A,并围绕此观点展开论证。

  • 标签: 直接受益 间接受益 受益者 非主语 不对称
  • 简介:本文分析了陈建明先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模式初探——以汉语程度副词"更"和日语程度副词"もっと"的分析为例》一文存在的缺陷:立论有失严谨;对比分析不深入;对比分析使用的语料库的文体不一致;推理不正确。针对文章的缺陷,本文利用有效的语料对汉日程度副词再次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误用分析,并提出今后双向二语习得研究的课题。

  • 标签: 程度副词 对比研究 双向习得研究
  • 简介:笔者在此前的《自他区别及其相关问题》中探讨了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与对应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自他类别与体和态的关联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围绕自他类别与意志动词、无意志动词的关联;以及自动词中的自发性动词与态的关联等问题对前文做了充实和补充。

  • 标签: 自动词 他动词 关联 对应 类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