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Goldberg(1995,2006)认为双及物构式表达XintendstocauseYtoreceiveZbyV-ing,但是,抽象名词不涉及物品归属的转移,英语中的“负给予”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达“取得”义的双及物句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相反,把双及物构式的意义确定为“损益关系”的表达,一方的“损”对应另一方的“益”,一方的“益”对应另一方的“损”,就能对所有的双及物句进行统一的无差别的分析,使双及物构式在理论上更具有连贯性。对二价动词的语义和结构压制,以及对英汉语际差异的分析,都证明了认定双向损益关系作为构式意义的合理性。

  • 标签: 双及物构式 构式语法 Goldberg
  • 简介:本研究考察听觉输入、视觉输入、视听输入方式对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提取的影响。实验中,124名受试分别通过听、读、边听边读方式学习10个低频词。然后从拼写、词义、造句三个方面测试他们对这些词的提取质量。结果表明,同种输入模式下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听觉词汇在听觉输入和视觉输入模式下的提取质量相当,均低于视听输入模式,但差异不显著。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在听觉输入模式下最低,在视听输入模式下最高,且差异显著。三种模式相比,视听输入时词汇综合提取质量最高。本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的建议。

  • 标签: 输入方式 听觉词汇 视觉词汇 词义提取 听力教学
  • 简介: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1939年译本)至今仍为翻译研究者和翻译学生奉为经典,作为中译外和跨文化翻译的模版,可见其作品之影响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林语堂翻译研究和中译外研究的局限性,因为林的1942年译本几乎从未提及。本文以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的两个不同版本(1939,1942)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两译本的差异,进而凸显当前《浮生六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促进林语堂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译本 目的 读者
  • 简介:四川外语学院原院长、重庆市翻译学会原名誉会长、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原会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终评委员会主任蓝仁哲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1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72岁。

  • 标签: 翻译家 印象 质量 译作 四川外语学院
  • 简介:论文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存的不足,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遵循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是什么"。

  • 标签: 二语习得 概念框架 根本问题
  • 简介:真实不礼貌是指字面不礼貌与实际不礼貌效果相吻合的言语行为。真实不礼貌可以分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与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该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从语用学角度对真实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做了分析,并指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通常是说话者顺应交际动机而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而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往往是说话者顺应情感需求而选择的结果。

  • 标签: 真实不礼貌 语用分析 顺应论
  • 简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话语分析与多个学科关系都十分密切,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各种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基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话语分析方法也多种多样,认知语言学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的解释工具,有利于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方法的多元性。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话语分析 认知方法
  • 简介: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段落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就是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从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有效地获取并理解文章内容。因此,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组织结构并形成良好的篇章结构知识图式,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 标签: 语篇分析 大学英语 阅读 理解
  • 简介:从"双性同体"理论角度分析《奇异的插曲》中女主人公尼娜的性格,指出尼娜身上兼具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对消解文学批评中的性别二元对立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奇异的插曲》 尼娜 双性同体 性格分析
  • 简介:词汇习得一直是国内外二语习得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二语研究者们现在已取得共识,认为有效的词汇学习应该是无意识的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的结合。近来,国内的研究人员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渐兴。然而,关于刻意教授词汇的实证研究几近于空白。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调查了六位大学英语专业精读教师的词汇讲解模式,并分析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

  • 标签: 词汇讲解 英语专业课堂 传输式教学
  • 简介:翻译,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但实际上无论是从英语学习的规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翻译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尽人意的现状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情况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建议,希望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 标签: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 简介:《饥饿游戏》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文本精巧的叙事手法、极强的可读性与批判主题共同塑造了这一部畅销作品。本文深入分析了小说的叙事序列,指出文中反抗叙事与敌托邦异世界构成因果关联;语义方阵呈现出人与自然、人性与极权政府、”我”与饥饿游戏的多重对立;而通过对叙事序列的深入分析,更可窥探出黑暗异世界中绿色方舟对人类的救赎。此叙事序列也印证了文本的生态主题。

  • 标签: 模拟自然 《饥饿游戏》 叙事序列 敌托邦
  • 简介:本文阐述了“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召开的背景、意义、特色、成效,并针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大学英语功能定位、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等进行了思考.

  • 标签: 大学英语 研修 综述
  • 简介:笔者对上海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位优秀精读教师及其学生的课堂话语进行了录音及录像。通过对所得语料进行的定量分析,笔者就学生长话轮实现的交际角色和交际功能和引出长话轮的语境展开了探讨。调查显示:学生承担最多的交际角色为促进理解者、评判者和回答者,这些交际角色是通过自我扩展、评论和回答(长)来实现的。对长话轮之前的所有教师话轮的研究表明:教师主要充当引发者和促进理解者;教师话语的主要交际功能是提问和追问。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Wells&Chang.Wells(1992)对有效教师话语特质的描述,即“视学生话语而定”。本文对促进教师话语质量的提高,推动学生产出更长、更有深度的长话轮,促进语言发展有重要启示。

  • 标签: 英语专业课堂 学生长话轮 精读课
  • 简介:为了培养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本文针对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2009-2012级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共23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双语教学实践的问卷调查。本文以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为基础上,在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法和相关问题探讨以及对未来双语教学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为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以后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 标签: 双语教学 外交学与国际政治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