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清朝的译馆分中央及地方机构四译馆、理藩院等若干种,翻译人员主要来自当时的京师国子监学、八旗官学、宗室官学以及府、州、县学。清代科举考试重视官吏双语能力,考试中特设翻译科,选拔翻译人才,朝廷对翻译、通事腐败纳贿、寻衅误国之事有严厉的问责制度。清朝时期,蒙古文翻译已有一定规模,除了直接翻译汉文小说以外,还通过满文翻译汉文小说。

  • 标签: 清代 蒙古文 翻译
  • 简介:锡伯语文是满语文的继续,但随着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在满语文的基础上,形成于锡伯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密切,锡伯语文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双语教育成为锡伯族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汉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所共识。锡伯语文的发展表现出几个很明显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锡伯语文呈现较明显的衰落趋势,这是客观规律。但是,语言的消亡,并不等于民族的消亡,民族的消亡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语言的消亡,仅仅是一种工具的消失,亦仅仅是民族的四要素之一。

  • 标签: 锡伯族 语言文字 发展趋势
  • 简介: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锡伯语保存最完好的地区。然而近年来,锡伯语的功能逐渐衰退。通过对察布查尔锡伯语文使用与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锡伯族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来自其他文化的影响是锡伯语走向衰退的原因。

  • 标签: 锡伯语 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阿拉篇》,又称《告诉篇》,是一部以满语动词alambi“告诉”的词根ala-之下接续各种动词词缀及其他成分为例,讲述满文、蒙古文语法及满文、蒙古文翻译方法的教科书,也是一部满、蒙、汉对照词典。乾隆年博赫辑《清语易言》中出现“阿拉篇”,嘉庆年景辉以蒙古文翻译编写《蒙文法程》,赛尚阿增订校勘刊行之后“阿拉篇”广泛流传。我们对现存三部《阿拉篇》与《清语易言》、《蒙文法程》进行比较,可以理清清朝满、蒙八旗子弟语文教科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标签: 教科书 满文 蒙古文 满蒙汉翻译
  • 简介:满文经历了创制、改革、完善、衰落,如今成为一种古文字.本文利用档案等资料,着重阐述乾隆皇帝对满文的推行及规范.他不但继承其先辈们重视满文的传统,还利用自身高深的语言修养,意译汉语借词,解决具体语言学问题,使满文达到顶峰.他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完善做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

  • 标签: 乾隆 满文 创制 改制 女真语 “国语骑射”
  • 简介: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纳、荷兰、西班牙、挪威等国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113篇。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语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印度尼西亚 文化宣传
  • 简介:二连浩特市生态移民社区星光小区是典型的城市“牧民社区”,社区内的蒙古族均掌握蒙古语,小学时均接受过蒙古语或蒙汉双语教育。在家庭内部,语言使用的同质性很高,且代际差异不明显。在社交场合,蒙古族或使用地方普通话,或使用蒙汉双语。与本民族邻居、亲人或朋友主要使用蒙古语,与陌生人多使用地方普通话和蒙古语。不同民族对普通话和汉文的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其次是蒙古语文、英语文,对其他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方言的社会地位评价不高。绝大多数蒙古族认为,蒙古语和普通话对自己比较重要,且希望后代接受蒙古语或蒙汉双语教育。

  • 标签: 移民社区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 简介:清代,以敖拉·昌兴为代表的达斡尔族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促进了达斡尔书面语的形成。通过敖拉·昌兴《巡边诗》和达斡尔族英雄史诗《altangalburt》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达斡尔书面语比口语更加严谨、规范。达斡尔书面语形成是迭斡尔文化受满族文化影响的结果,反映着清代达斡尔族文化发展轨迹。

  • 标签: 敖拉·昌兴 达斡尔 书面语
  • 简介:本文对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展出的生活在东北边疆的满、朝鲜、蒙古、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锡伯等少数民族文化及生产生活习俗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揭示了狩猎民族的鱼皮文化、桦皮文化和服饰文化的基本内涵.

  • 标签: 黑龙江省 民族博物馆 民族文物 北方地区 少数民族 赫哲族
  • 简介:赵志强先生的《(旧清语)研究》一书,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满学研究丛书甲种之一”,2002年12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所谓“旧清语”是从雍正、乾隆朝校订的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三朝《实录》中摘出的满族人早期曾经普遍使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乾隆朝中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满族人已经难以理解的满语口语。《旧清语》满文名为yargiyankoolicitukiyemetucibuhefemanjugisunibithe,学界多译作《实录内摘出旧清语》,或简称为femanjugisunibithe,汉文为《旧清语》。这是一部以乾隆时期的满语书面语解释早期满语口语的工具书。

  • 标签: 语文研究 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评介 成果 满学研究
  • 简介:汉语的舌根擦音x-具有不同发音部位的诸多变体,这些变体被汉语使用者视为同一音位,而被契丹语和中古蒙古语使用者视为不同的音位。

  • 标签: 契丹语 蒙古语 八思巴字 汉语 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