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政策的不断落实和胜利,学术研究、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自学满语满文的人越来越多,而又多苦于得不到这方面的自学书籍、敦材和资料,为了适应这种客观上的需要,我所责成我编写一部《自学满语教材》,并在我所主办的《满语研究》杂志上连载发表,供自学满语满文的同志们学习、参考。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缺点和不足之处再所难免,诚恳希望诸

  • 标签: 书写形式 民族政策 发音部位 不送气 现代化建设 元音字母
  • 简介:(二)补语补语是谓语的一种前置成分,用来补充句中谓语的内容和意义,表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方向、手段及称谓内容等的一种句子成分。能充当补语成分的有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词组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名词充当补语名词充当补语主要是指名词的方向格、工具格、从—比格形式。另外,表示被动语态的施事者与格助词一起也可充当句子的补语成分。

  • 标签: 清文启蒙 施事者 谓语动词 格助词 被动语态 同位词组
  • 简介:二、句子的次要成分(一)定语定语是一种修饰语,在句子中,定语是修饰主语、宾语和补语的,其位置在被修饰或被限制的词之前。能充当定语成分的有名词、形容词、代词、形动词、数词、词组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名词充当定语名词充当定语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名词的属格形式;二是名词本身具有修饰色彩时,可以不用格助词例①

  • 标签: 清文启蒙 指示代词 动词形式 次要成分 格助词 递加关系
  • 简介:第二节虚词虚词是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一般只具有语法意义,没有构词能力和词形变化,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单独使用,但它有帮助造句的功能,并赋于词、句子以多种不同的感情色彩。满语的虚词包括副词、格助词、连词,后置词、语气词、摹拟词、感叹词七类。

  • 标签: 格助词 构词能力 词形变化 后置词 附加成分 动词形式
  • 简介:五、语气词语气词是人在说话时表示各种不同语气的词,又称语气助词。在满语中,语气词的数目虽然不多,但它却是满语中不可缺少的特有的一类词。满语中的语气词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语气词位于句末,有些语气词可与其前面的词连写。第二,一种语气可能有几个语气词来表示,一个语气词也可能表示几种语气。因此,某一个语气词究竟表示什么语气,往往要看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第三,语气词只具有抽象的语法意义,不能用来表示词或句子之间的关系,不能作句子成分,而仅仅赋于词或句子不同的情态意义。下面按着语气词所表达语气的不同,对语气词分别加以说明。

  • 标签: 动词形式 情态意义 类词 格助词 后置词 一般过去时
  • 简介: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存在或联系的词叫做动词。动词是各词类中最活跃的词类,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变化极为丰富,在整个语法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句子中起着主导作用。(一)动词的分类关于动词的分类问题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一是根据动词的意义及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与客体的关系去分,一是根据动词的形态变化去分。例如,动词

  • 标签: 动词形式 附加成分 间接宾语 否定式 不及物动词 直接宾语
  • 简介: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一般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是研究词的构造的科学,包括词的变化,词的构造和词的分类等内容。句法是研究用词造句的科学,包括词组和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等内容。语法的特点是概括性,是从语言中概括出规则来,而不是给语言以规则。语言中词的某一种变化、词的某一种结合能力、句子的某一种格式,都足概括了大最的具体的词和大量的具体的句子的。

  • 标签: 指人名词 格助词 间接宾语 附加成分 语言结构 用词造句
  • 简介:满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独特的发展历程铸就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满族的文化呈现出迅速衰退直至濒危的样态,亟待抢救保护。

  • 标签: 文化抢救 满族 仪式 开发 世界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 简介: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充分发掘旅游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开发品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生态效益型增长的首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黑龙江省在满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黑龙江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

  • 标签: 黑龙江省 满族文化 旅游开发 模式构建
  • 简介:《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文史籍中最著名的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族通史及佛教史。1766年由乾隆帝“钦定”,被译成满文,堪称一部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并保存完整的满文经典文献。满文本《蒙古源流》也是德、日、韩译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同时,满文本《蒙古源流》语言是清代规范化的书面语,大致反映出满语文发展鼎盛时期的总体面貌,是清朝中期满语文总体特征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满文文献 《蒙古源流》 蒙古族
  • 简介:黑龙江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教授于2006年2月出席黑龙江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与康广胜等十余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加大力度推进满族语言、文献抢救开发与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提案,主要对培养满语文化专业高层后备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保障研究持续发展;加大力度推进满语、文献抢救调查、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深层次综合研究,设立重大项目,并投入相应专项经费等提出建议。

  • 标签: 满族语言文化 加大力度 历史文化 文化综合 抢救 文献
  • 简介:锡伯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民族。历史上,新疆锡伯族办学较早,特剐是清末西迁后便开始施行双语教学。如今新疆锡伯族不仅基本实现了“民汉兼通”,而且不少人兼通数种兄弟民族语言,被称为“翻译民族”。新疆锡伯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尤其是双语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锡伯族 民族教育 双语教学
  • 简介:《现代蒙古语名词义素词典》是为实现自动分析与自动生成蒙古语语句而研制的一部机器词典。是蒙古语语言知识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蒙古语名词义素词典》采用关系数据库技术,运用特征结构方法,在access数据库中刻画名词及其语义属性信息的二维关系。作为“蒙古语语言知识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该词典对具体的应用系统提供知识准备,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充性的特点。

  • 标签: 现代蒙古语 名词 义素词典 属性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