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有一种语用现象是不能用“语用错误”或“语用失误”来涵盖的,那就是“语用遗憾”。前者在交流中是可以克服的,而后者则是无法克服的。本文从“红、绿二色的尴尬”、“姓名翻译,不可解码的谜”、“诗之不可译,诗之不能译”三个方面论述了笔者本人建立的“语用遗憾”论的存在,并在与“语用失误”的对比分析中突出了“语用遗憾”的特质。

  • 标签: 语用失误 克服 语用遗憾 鸿沟
  • 简介:文章从言语行为的哲学认识人手,讨论人类的社会行为和语言功能范畴化,归纳语用类型的原则和标准以及语言运用的层级性,最后把问题集中归结于语体意识,认为语言运用的核心是语体意识。

  • 标签: 社会行为 言语行为 言语类型 语体 语体意识
  • 简介:<正>在南京市逛商店,神经还真得坚强些。看看店里那些标语:“商品售出,概不退换”“当心玻璃!损坏照价赔偿!”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店家却象是在时刻准备着跟顾客吵架。我曾在新街口金陵饭店对面的3路车站到市新华书店路段,对所有商店的标语用语作过统计调查。使用颜率最高的——猜得出吗?是:

  • 标签: 标语 社会文明 偷窃嫌疑 扒手 概不退换 照价
  • 简介:文章着重对动宾离合词内部结构的特点、语素义与词义及语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其若干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及外国留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重点探讨了其语用问题.

  • 标签: 离合词 宾语 语用 语素义 外国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随文练笔是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随文练笔不能进入偏离语用的误区。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基于'语用落点'优化随文练笔的策略与方法。

  • 标签: 小学语文 随文练笔 语用落点
  • 简介:语用标记语的角度对近代汉语白话讲说体文献中的用在句首或句中位置独用的“也罢”进行研究,认为它具有组织话语和指示言语行为的语篇功能、表达言者对前文语境中所发生的或所提及事件的容忍和退让性态度或评价的人际功能;并对“也罢”的词汇化过程进行研究,指出语用标记“也罢”的形成与动词“罢”的去范畴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语用标记语“也罢”与“也好”进行对比,认为两者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两者虽有一些重叠,但在语义、语气和篇章功能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近代白话 语用标记语 也罢 语用功能
  • 简介:课后问题除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外,还可以帮助教师寻找语用训练点。本文作者从课后问题出发,探讨了几种寻找语用训练点的方法。

  • 标签: 课后问题 语用训练点
  • 简介: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进行考察,着重探讨此类疑问句的问域、问点、预设及其恰当性问题.文中认为,疑问句的问域总是由包含若干命题选项的析取式及询问标志所构成,问点可以通过对不同命题选项的比较来确定,只有所有预设均为真的疑问句才存在真解答,只有符合恰当性要求的疑问句才能顺利地得到真解答.

  • 标签: 有疑而问 问域 问点 预设 恰当性 疑问句
  • 简介:一、语用学概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语用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语用学》(1980年,胡壮麟著)一书就将其作为一个系统的学科进行了详细阐述。1988年,我国有了第一本语用学教材《语用学概论》(何兆熊著),它的出现有力推动了我国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应用是交际者在某种场合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采取的语言表达活动以及理

  • 标签: 交际学 学概述 概述应用
  • 简介:一在实际交际中,除语言形式、语言手段之外,语用的主体和语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主要讨论语用主体这个要素。所谓语用的主体是指参与语用的人,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两个方面。在语用领域,人和语言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一对矛盾。人们运用语言互相交际,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调整关系、协调行动,语言的功能由人所赋予,并且也是由人去具体执行的。这种主体对客体的使用便形成了日常的语用活动、语用行为。很明显,在语用活动中,语用主体居矛盾的主导地位。重视语用主体在语用中的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以往的语言学研究中注意得很不够。

  • 标签: 话语形式 性别差异 接受者 虎妞 四字格 女国音
  • 简介:文章对“起码”表“最低限度”这一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最低限度”是特定量级上实现的把握性最大的一种情况。“起码”在交际中能够维护会话合作原则质的准则,用来引出说话人最有把握的话语内容。“起码”维护质的准则的语用功能蕴含说话人的肯定态度,构成的句子具有断言功能。

  • 标签: 副词 “起码” 量级 最低限度 质的准则 断言
  • 简介:内容简介:韩国语和汉语祈使句的本体研究比较全面,但对比研究相对薄弱,深入研究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祈使句成立的条件和范围,分析和对比了韩汉肯定祈使句、否定祈使句、强调祈使句及间接祈使句等在句法语义、认知、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中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语用否定句。文章考察后认为,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这种现象在单句、复句中都存在。在单句中有状语后置式否定、主宾不容式否定、答非所问式否定三种类型,在复句中有附加条件式否定、先承后转式否定、因果推断式否定三种类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语用效果,是因为说话人有意地偏离逻辑、超越逻辑甚至是违反逻辑。

  • 标签: 否定词 否定句 否定式 语用效果
  • 简介:文章从"没VP之前"中VP所属的不同动词事件类型的角度入手,探究了"没VP之前"和"VP之前"能否互换的条件和限制。指出当VP由动作动词充当时,可换用为肯定式,当VP由状态动词和表结果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时,不宜换为肯定式,两种格式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语用义。同时指出,在"没VP之前"中,"没"不仅不是多余成分,而且是语用焦点,"之前"所表示的"时间顺序义"的语义特征虚化,"条件情况"义凸显,"之前"的语义正在发生语法化。

  • 标签: 之前 语法化 语用
  • 简介:语用标记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具有信息调控作用。话语信息的多重性、言语交际世界的多维性使得说话人必须对信息传递进行有效调控,才能使话语达到自己既定的预设目标,取得言语交际成功。语用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是言语行为的,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对于从整体或者局部上有效地调控信息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语用标记语 信息调控 言语交际
  • 简介:根据新课标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正是语文实践。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组织语文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根据教材、年段等不同要求,阐明教师如何智慧地把握教材的语用点;教学中,又如何体现价值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 标签: 教材语用点 教学价值点
  • 简介:<正>0指名性状语的概念界定一般认为,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成分。然而这样的概括并不准确,因为没有涵盖所有的状语类型。例如“刚星期三”、“才三个人”中的状语就是修饰名词性词语的。此外,还有一种与动词“貌合神离”的状语类型。如:(1)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鲁迅)(2)祥子青筋蹦跳的坐下。(老舍)很明显,这两句话中的状语“白厉厉”和“青筋蹦跳”语义上并不和动词构成真正的修饰关系,它们的语义是直接指向主语的。正是鉴于这种现象,刘月华先生在《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一文中把状语分成两类:描写性状语和非描写性状语,并在描写性状语中再分出“表示动作者动作时的情态”这一细类,其中包括“描写动作者”,和“描写动词宾语”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划分仍未穷尽所有方面。如:(3)我一定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曹禺)

  • 标签: 性状 描写性 语用分析 句法平面 何立伟 语义指向
  • 简介:文章以“请求”为例,对汉语语用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语用实验的方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教学设计部分,文章设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而后文章运用以上的语用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汉语语用教学有助于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文章还随机对4名被试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也显示了语用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本研究语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 标签: 语用 请求 教学设计 教学实验
  • 简介:“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要不是P”和Q大多数都是可推断信息,只有少数属于未知信息,个别属于半可推断信息;从使用语境看,总体上,上文与句式间存在着转折、因果、顺承和解说四种语义关系类型。该句式语用条件各因素内部存在着明显的频率差异。本文试图对其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现象作出解释。

  • 标签: “要不是P 就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语义关系
  • 简介:'语用'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解读教材的专业眼光,呼唤教师提升'语用'教学的功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用'教学容易出现窄化现象、'碎片化'现象,以'全息理论'为指导,用'全息视角'观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本解读的全息化、内容选择的全息化、语用策略的全息化三个方面,强调语用教学要有整体意识、关联意识。

  • 标签: 全息视角 语用教学 文本解读 内容选择 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