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晚清著名学者刘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广东学政。同治六年(1867)年初应苏松太道应宝时之聘,赴上海任龙门书院山长,光绪六年(1880)七月因病离开上海,回故乡兴化。在龙门书院期间,整理教学随笔成《持志塾言》,总结治学心得成《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删定文稿诗作成《昨非集》。刘载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的14年,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龙门书院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 标签: 龙门书院 刘熙载 教学法 日记 著名学者 教学随笔
  • 简介:<正>朱德先生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语法研究的引路人。朱德先生从事语法研究主要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他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四十多年。我们知道,五十年代以前,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里进行的。五十年代以后,我国语言学界开始注意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在这一方面朱先生一直是一位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成为我国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研究卓有成效的著名语法学家之一,成为语法研究的带头人、引路人。早在1956年朱先生就发表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该文以崭新的研究角度,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出色的结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注目。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坚持从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不断借鉴国外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并融会贯通,改造出新,对汉语语法进行了科学的精细的分析,并通过对典型的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分析,在语法研究方法和语法研究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看法,先后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语法丛稿》等著作,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为建立新的汉语语法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下面分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两方面扼要介绍一下四十多年来朱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

  • 标签: 朱德熙 汉语语法研究 朱先 变换分析法 转指 汉语词类
  • 简介:艺术简历1952年3月生于山西太原。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先后任职于湖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长期从事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日前任职于湖北省文联。1998年开始现代陶艺的学习创作活动。

  • 标签: 现代陶艺 作品欣赏 湖北省人民政府 李宁 艺术交流活动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陈胜、吴广在农民起义中提出了'王侯将相,有种乎'的口号,这一口号是周朝以来中国'天道'观变化的结果,既有必然性亦有偶然性。本文从历史背景、阶级基础和社会根源三个层面阐述该起义口号产生的条件,并深入研究其影响。它反映了当时农民阶级在纲领及口号上的阶段性与局限性,也反映了农民阶级在历史舞台上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的强烈愿望。'王侯将相,有种乎'的思想在秦末农民起义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并且贯穿了中国近代史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当中,对以后的农民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内容 背景条件 历史意义
  • 简介:小说《轻轻的呼吸》中,无论是风景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都围绕着"轻轻的呼吸"来展开。借由美丽的"轻轻的呼吸",颠覆了现实的沉重。这里蕴含着蒲深刻的回忆美学,他试图探讨的是爱与死、记忆与复活、永恒与美的关系。

  • 标签: 蒲宁 《轻轻的呼吸》 回忆 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