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不仅普遍采用汉语口语语体写作,且语言苍白平淡,表达手段单调贫乏.主要原因在于汉语书面语输入不足。根据语块理论,我们设计了相关实验:选用一些古今经典诗文让留学生进行写前阅读,并通过练习的方式强化其习得效应,然后促使他们将所习得的语块运用于写作。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地输入经典书面语语块可有效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水平,读写同步训练可有效改善写作质量。因此我们建议应多选择一些经典诗文语篇作为范文进入写作教材,阅读、写作教学也应彼此打通,相得益彰。

  • 标签: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语块 经典诗文 留学生 阅读
  • 简介: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目前汉语水平考试中采用的两种看图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研究显示类似连环画的多幅图比单幅图更能有效地反映汉语学习中级阶段应试者的写作水平,前者基本不需要立意构思,而且较少受到题目取样误差和评分人误差的影响,适合在大规模的汉语中级写作水平测试中使用。

  • 标签: 二语写作测试方式 看图写作
  • 简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高考作文命题质量的高低笔者拟从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命题形式的隐喻、命题内容的矛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近五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具体阐释。

  • 标签: 性隐喻性 生活性 矛盾性近
  • 简介:文章认为,现代汉语中定位的词素不仅包括词缀,也包括部分词根,但后者的定位较少被语言学界提及。通过对词根和词根义位置类型的分析,文章发现现代汉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只处于前位的词根与词根义和只处于后位的词根与词根义,它们具有明显的定位;也有的词根和词根义在可前可后的基础上又偏重前位或后位,可看作是在整体不定位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局部定位。词根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它和逻辑思维规律的契合关系上,词根的定位实际上是由某些逻辑关系的关系项的定位决定的。

  • 标签: 词根 词根意义 定位性 逻辑关系 认知
  • 简介: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构式“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本文试图从构式的理据形成、构式意义、构式组件VP的特征、构式对构式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着”作为构式存在的独立

  • 标签: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着
  • 简介:伴随学习一直是词汇学习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和Pimsleur的记忆方案基础上,操作了一次历时近一个月的实验,对比研究了刻意学习法(背词表)和伴随学习法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背词表组成绩普遍高于伴随学习组。但难以掌握词义抽象的词语;2)伴随学习组在开始阶段受到“伴随”影响,容易忽略目标词,学习成绩较差。但有机会掌握词义抽象的词语,在词汇输出上更有创造,学习积极性高。

  • 标签: 词汇学习 刻意学习 伴随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