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主要基于构式语法的原理,在考察汉语构式"A死我了"和"把我A死了"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炼两种构式的构式义,分析它们和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文章还讨论了句式和构式的区分以及句式研究和构式研究对变换分析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明确构式研究和句式研究在理念和方法的差异,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原则,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 标签: “A死我了” “把我A死了” 构式 承继 句式 变换
  • 简介:对比分析“连…都/也…”中“连”字“省略”“隐含”“脱落”等不同称谓的异同和归属范畴,明确各自分别归属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的属性范畴;围绕“连…都/也…”句式核心语义信息,即“预设信息”“隐含信息”“断定信息”的完整性考察“连”的省略,揭示“连”省略造成歧义的根源并从句法形式上进行验证;提出“连”省略前后语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性。

  • 标签: 连字句 称谓范畴 歧义根源 表达效果
  • 简介:近年来,对把字句的回避问题有一些新的观点和讨论。研究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区分回避的不同含义,即对偏误现象分类意义上的回避和学习策略意义上的回避。其次应明确判定回避的标准,即在特定语境中必须使用把字句而未用,以避免出现扩大把字句回避范围的后果。第三,以母语者也很少使用的致使类把字句的使用率低为据来证明二语者回避把字句理由并不充分。第四,关于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应在同质性的前提下进行讨论。第五,研究方法各有长短,并无优劣之分,应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以使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第六,开展学术批评非常必要,批评者应对被批评者的观点和相关事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与把握,以确保批评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把字句 回避 判定标准 同质性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