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们在网络新闻标题、微信朋友圈、贴吧、微博及其评论等视屏对话语境中陆续看到一些体现表里两层意思的复合性表达形式,且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如:(1)这广告太高(sang)端(xin)大(bing)气(kuang)了,我很欣赏。(2)考研结束,你觉得有哪些可以与我们分(tu)享(cao)的。(3)送惊(jing)喜(xia)!突袭“鲜肉”牛骏峰生日会后台。(4)对旧物情(绝)有(对)独(不)钟(扔)!此类新兴流行语形式往往在句子焦点信息处间隔添加括注,在句子主体之外形成第二叙事线索,括注成分初期以拼音形式为主,如例(1)(2)(3),后期括注为汉字的形式增多,如例(4)。比较而言,拼音往往不能像汉字那样直接识解,语义上多了一层隐性色彩,调侃、谐趣意味更为浓重。句子形式上呈现表里两层复合,语义与此同时发生复合反应,我们可以由大量的语例看出,形式复合下的语义层次存在多种关系类型。

  • 标签: 网络新闻标题 复合句 流行语 句子形式 语义层次 微信朋友圈
  • 简介:新媒体时代,手机获取信息非常方便,学生课堂上容易走神,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方法的探讨,构建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活力的课堂。

  • 标签: 新媒体 思政 教学方法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从无到有,逐渐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探索。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的竞争,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竞争才有发展,缺乏竞争性的教育体系是一种不健康的体制。本文从国家政策,社会及自身三方面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缺失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出相关见解。

  • 标签: 民办高校 核心竞争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无赖子”出现在唐末;“无赖子”出现之前与出现之后的同义表达形式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无赖之子”是“无赖予”的源头短语,“无赖子”出现之后“无赖之子”就被替代:“无赖子”意义演变为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且中心语“子”演变为准词缀念轻声时,“无赖子”完全成词;“无赖子”作为高文大典和文人笔下的词汇在与同义形式的竞争中逐渐转入口语方言,非汉语双音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并未被彻底取代应该还有其他值得探讨的因素。

  • 标签: “无赖子” 词汇化 词汇史
  • 简介:由命名词汇构成的“词屏”形成文本构筑与现实表征的途径和视角,成为特定社会符号语义场运作的组织概念与规约条件。在国际新闻话语中,不同民族文化视角的竞争性、替代性命名启动话语与权力的博弈,使能隐性劝服、凸显多义性和话语冲突。

  • 标签: 命名 词屏 新闻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