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篇章结构修辞”为起点,认为已有的修辞学研究覆盖固然全面,但对句联系似乎仍缺乏有系统之阐述。乃指出,有些结构形式可以扩展为功能的研究,例如“承题”之“发端虚词”、辞格中的“镶嵌”、“顶真”等,除了“感叹、加强、生动”而外,均具有句间或段的连接功能。最后,以现代报道体为例,具体说明汉语篇章语法中的句、段连接可以与修辞融合而成为一个有系统的分支。

  • 标签: 篇章结构修辞 句间联系 篇章语法 形式与功能
  • 简介:将情感看作一种符号或叙述经历了很长的认识过程,格雷马期等人的情感符号学研究使情感研究向语言学转向。与语言或符号一样,情感也有组合轴与聚合轴,不同之处在于情感比文本多一个主体轴,主体轴无时不在参与、影响情感的生成与接收。与文本之间相互影响的文本性一样,情感之间也存在情感性,情感性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实现。情感性以伴随情感的形式显现出来,主体轴无时不在参与、建构伴随情感。

  • 标签: 情感 情感双轴关系 聚合轴 组合轴 主体轴 情感间性
  • 简介:从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中发现的新材料来看,有许多朝鲜朝官员、学者关于汉语官话“正音”及音韵学术语、理论的论著,其中体现出浓厚的汉语官话“正”意识,也有对朝鲜汉字音和中国字音关系及差异问题的讨论,这些新资料对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汉语音韵学在朝鲜的发展研究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朝鲜朝 汉语 音韵 “质正”
  • 简介:近年来,一些在部分人群传播的词汇成了当下信息时代中一个非常显眼的语用现象。对它的深入研究和妥善引导,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本文试以语用的视角分析它的类聚族群、基本属性和时代动因,并对它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 标签: 词汇 传播 族群 属性 动因 规划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是典型的中古非均语篇,其篇内术语解释正是其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的一个结合点。《文心雕龙》中的术语解释是一种随文释义,主要呈间接追加型模式,往往需要多"重""次"的后续说解,受语用逻辑支配;又是一种修辞式解释,可借用谐音、比喻、引用、对偶、析字、顶真、互文等修辞方式的单用、兼用或套用等形式表现出来,颇具语用价值。

  • 标签: 非均质语篇 文心雕龙 语篇 术语解释 语用价值
  • 简介:语义表示是语义计算的基石,本文提出运用属性来表征概念语义,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量化基于属性知识粒度的概念语义表示方法。首先从"知网"中抽取自由属性知识的种子词汇,然后采用模板的方法来扩展属性知识库;在已有自由属性知识库的基础上训练概念与属性知识的约束知识,并量化两者的约束关系。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

  • 标签: 属性知识 概念语义 语义表示
  • 简介:部与物部、真部与文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对两汉时代诗文用韵、《淮南子》韵语、《易林》韵语、《释名》声训材料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与物、真与文在两汉时代如同脂与微两部一样,均应该各自独立。

  • 标签: 两汉 脂部 微部 质部 物部 真部
  • 简介:汉语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避免人工阅读或机器处理时的分词歧义和未登录词难以识别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写作时在汉语词之间添加空格。文章从语言学本体研究、语言使用以及语言工程等不同角度对传统观念下的汉语分词存在的困难进行探讨,指出汉语分词在词的定义、群众语感以及分词规范、词表确定及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不确定及不一致等因素。近年汉语自动分词处理不纠缠于词的确切定义,以字组词,针对标注语料和网络上带有丰富结构信息的海量文本,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汉语“切分单位”的标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针对基础性的汉语分词规范,从语言规划的政策性、科学性及引导性角度提出建议,最后指出结合语言学指导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策略,可望为实现汉语自动分词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提升服务。

  • 标签: 汉语分词 词间空格 分词标准 中文信息处理 语言规划
  • 简介:摘要幼儿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学习故事作为全新的幼儿教学方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幼儿和教师、家长之间架起了桥梁,使培智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作为一名幼儿园业务副园长,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以提升幼儿素质为己任,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做好保教工作,加强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使学习故事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

  • 标签: 学习故事 幼儿 教师 家长 介质作用
  • 简介:就时间-媒介向度而言,真人秀节目属于广义叙述体裁分类中的演示类(记录演示类)叙述;就再现的本体地位类型而言,真人秀具有“问类”的符号特征,是带有纪实特点的特殊“虚构”。其一度符号媒介再现区隔,是一个有形的拍摄框架。其二度虚构区隔并非演出型,而是竞赛型或嬉戏型。当设定规则时,真人秀的二度区隔显现,表现为“拟真”状态;当不设定规则时,其二度区隔隐藏,只呈现出一度纪实区隔的存在。真人秀在符号设定上刻意追求与实在世界的强指示关系,保留一种可追踪性,从而制造真实效果,生产“真实”。

  • 标签: 广义叙述学 真人秀 纪实 虚构 符号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对EGP+ESP理论相关研究,采用定量和性研究方法,对本校进入外贸、英语相关工作岗位的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找出其在工作岗位上对英语运用能力(文本、体裁、社会交往)的实际需求,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对三种能力都有较高需求;2)基层工作岗位听说体裁需求大于读写体裁;3)中高层工作岗位对口头体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要求更高。

  • 标签: 大学英语 EGP+ESP 教学模式 质性研究
  • 简介: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实验任务是词—图匹配。结果显示,儿童理解陌生复合词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三个年龄段儿童理解复合词词义的正确率与词素的语义关系有关。儿童的错误选择的特点是,倾向于根据重心语素推断复合词的词义,所犯错误也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有关。

  • 标签: 词素间语义关系 学龄前汉语儿童 理解复合词
  • 简介:符号指向对象,而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则在真实与不真实之间摇摆;其中真实性较强的部分,可以称之为证据。本文将通过对镜像、雕塑等一系列符号的分析,来突显各类可能的证据符号的特点及其真实性的所在。

  • 标签: 证据 真实关联度 意指 证据间性